两天过去了,交州的粮草还没有动静。此时荆州又发生余震,摇摇欲坠的房屋彻底倒了下来。桓温只得带着手下分批去搜救灾民,走之前吩咐章太守务必控制粮草数量,不管发生任何情况,优先保证灾民的粮草,自己和手下这几日不必考虑,务必要撑到他回来。
桓温带着孟聿淮等共十人上山搜寻灾民,寻到一处山谷裂缝,此缝是由地震将原本分裂的山体彻底撕裂开来,裂缝宽度恰好能容一人通过。桓温仔细观察,发现裂缝细微之处竟有人为雕琢的痕迹,只觉蹊跷,考虑到将士们的安危,本想一人只身前往,但是将士们又担心桓温的安危,便准备一同探个究竟。桓温打着火把走在前面,孟聿淮等人紧跟其后。
黑洞洞的裂缝似无尽的深渊,四周悄无声息,脚下时不时发出乱石撞地的声音,好在有桓温走在前面,众人心里才有些许安慰。走了快一个时辰,竟还未见到终点,走到后面的将士心中生出惶恐,大喊着要回去,桓温寻不到结果不肯罢休,当众开口让想回去的人立即表态,只有两个人想走,但是碍于面子,两人最终还是跟着队伍向前走去。
又过了一个时辰,众人已走得精疲力尽,桓温心中打量,如若两个时辰后再寻不到出口,大家都会因为缝隙中氧气稀薄而昏厥,最终窒息而死。此时的他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自己死没关系,但是要连累这九个兄弟实在是于心不忍。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往回走也只能是死,不如就往前博一条生路吧!
大约半个时辰后,桓温听到异常之声,众人屏息凝神仔细倾听,有一人竟高兴地说:“这是山中暗流的声音!我在老家山洞里经常会听到这种声音,暗流离山外一般都不会太远,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众人听到此话,心中也升起一股希望,马上就能出去了,马上就有救了。于是便加快脚步,没过多久便觉得眼前出现些许光亮,越往前越是明显。走了大约百步便看到一个狭窄的明亮的出口。桓温和众人从狭窄的洞口艰难爬出来,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洞口外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湍急的水流顺着地势向远处流去,小溪两岸是枝繁叶茂的桃树,树上的桃花开得艳丽如火般绚烂,四处是一望无垠的桃树,树下长着柔软鲜嫩的青草,偶跑来几只可爱的小兔子前来觅食,瞥见众人陌生的脸面便立即逃窜去远处了。
桓温被眼前美好的景象所吸引,脑海中猛然想起安帝曾提到过的桃花源。桃花源一直都被认为是陶渊明醉酒写下的名篇,很少有人觉得桃花源真的存在。而且陶氏一族自桃花源现世后便消失在世间,无人再见,桃花源真假自然也就无法验证。如今这隔绝之地难道是桃花源吗?
桓温没有声张,只道这地方不同寻常,等探明清楚再回去。众人便顺着溪流一路向南,远处云深雾绕之处,层叠的村落若隐若现。再往前去,炊烟簇簇隐入云雾,鸡鸣狗吠之声四起。
这时有人提出到庄子里借一顿晚饭,桓温认为自己一干人等本是外族,若贸然前去肯定会产生误会和冲突,小心行事才是。话还未说出口,自己的肚子已传来咕噜声,默认之下,大家继续前进。最后来到一个石刻牌坊之下,定睛一看,竟是先秦时期失传已久的楚篆,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望楚回湘”。承蒙祖父当年严厉教导,逼迫自己学习一些古籍书传,这才能在武将中脱颖而出,得安帝的赏识。如今也能在这种地方派上用场。
孟聿淮看着牌坊上七拐八弯的字,和周围的人叽叽喳喳的讨论。桓温见此没有理会,对他们来说,知道的越少越好。
正要悄悄潜入时,石狮两旁守着的两名稚子大声呵斥,“站住!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擅闯桃花源!”众人听到桃花源三个字,震惊地纷纷面面相觑。
桓温倒显得一副早已知晓的样子,孟聿淮早就察觉桓温像是隐瞒了什么,如今看来,他是把桃花源这么伟大的发现给悄悄瞒起来了。他不屑地看了桓温一眼,“好你个桓温,竟然隐瞒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桓温对两位孩童语气温和,希望能让他们带着自己一行人前往村庄讨口饭吃。岂料孩童不允,“我们村世代有训,不得携外族入内,违者必受水刑。”
“我们就进去讨口饭吃,吃完就立刻离开,不会耽误你们的安宁。”桓温继续恳求。孩童使劲摇着头,丝毫不肯让步。
这时有人开口,“将军,跟这两个小屁孩有什么可商量的,我们直接冲进去找大人说话!”说完,便想要朝村里走去。
两位孩童见状,立马伸出胳膊拦着,岂料被两只大手推翻在地,见阻挠不力,孩子们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哭声引来附近的村民前来查看,见牌坊口有外人蹲守,立刻大声呼喊,越来越多的村民聚集到此处。
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首先发声,叫这些人立马滚出去,于是其他人也跟着叫嚷起来,一时之间,桓温等人像丧家之犬般,被众人呵斥辱骂。
“古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昔日听闻我朝故人陶潜入桃花源备受欢迎,为何今日我等受此等待遇?”桓温质问道。
“不守信之人,本不该来此,如今你们又来,还想搅乱我们的生活吗?”一名村民大声说。
“是啊!是啊!我们当年也是好心招待,结果招来众多外族抢占我们的地方,真是恩将仇报啊!”
“不必对他们客气,快将他们赶出去!”众人附和,拿起手中的工具便准备抓住桓温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