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1982,从丢粮本开始

第3章 ,粮本可是命根子

  曾经淡忘的记忆,潮水般涌入凌宏伟的脑海。

  母亲说的粮本,的确是被自己弄丢的。

  上个月买过粮后,凌宏伟急着赶中午那班郊线汽车去火车站回学校。

  粮本什么时候丢的,丢在哪里,根本一点印象都没有。

  前一世,饭后的凌宏伟,傻到沿着路找了一趟,甚至连路边的石头缝都查了个遍。

  又问粮所的人捡到没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年头,丢了粮本,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粮本,是这些所谓的城镇户口,也就是吃大红本的工人家庭,必备的生活保障。

  做为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在最末端的延伸,在那个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保证了城镇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求。

  粮本丢失,虽然可以补办,但对于凌家来说,却是灾难性的。

  因为没有后世的电脑记录,也没有原始凭证可循,只在每户的粮本上进行记录。

  你说粮本丢了,上面有多少存粮,鬼才信呢!

  按粮食所的规定,补办的新粮本有三个月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只能按家庭人口给予最基本的粗粮供应。

  所谓的粗粮,是相对于大米白面这些细粮而言。

  按照凌宏伟理解,因为玉米面和高粱米这些东西,粗的拉嗓子,难以下咽才得名。

  按照父母勤俭节约和先吃粗粮、多攒细粮的习惯,家里的粮本上有二百多斤细粮余粮。

  那是从全家人的嘴里经年累月的节省,加上母亲每年秋后从附近生产队的田里,溜些没收净的玉米、土豆之类的补贴口粮的结果。

  可现在,不仅所存的余粮全部作废,更意味着全家人三个月没有细粮可吃。

  见凌宏伟发愣,母亲张美凤意识到了不妙,停下夹咸菜的筷子,点着他的鼻子,“二子,你是不是把粮本给弄丢了?”

  父亲凌占山皱眉,瞪起细长的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二子,不会真丢了吧,是不是落在学校了?”

  妹妹和弟弟,一脸的迷茫,像看怪物般死盯着凌宏伟。

  “爸,妈,如果家里没有,那就一定是我上次买粮给弄丢了。”

  凌宏伟坦诚认领。

  这事根本推不到大哥身上。

  粮本不能直接换钱。

  间接的,理论上也只有一种可能。

  大哥好赌,总是千方百计弄钱,可以把上面的细粮换成全国粮票,再拿到黑市上去卖。

  对,在这个年月,全国粮票可是硬通货。

  每斤两毛五,比粗粮换成的地方粮票,足足贵了七八分钱。

  关键是,地方粮票只能在本省流通,出了省就不认。

  而出门在外,买米饭馒头,或者饼干点心,除了钱外,还必须附上相应的粮票。

  凌宏伟还记得,山下国道旁供销社的玻璃柜台里,一斤炉果需四两粮票,一斤字母饼干需六两粮票。

  孩童时,凌宏伟最大的愿望,长大后挣了钱,买上一堆饼干吃个够。

  当然,这个愿望后来凌宏伟已经不屑于实现。

  可在粮所换粮票,得需要矿上开介绍信,而且,一次只能换个几斤,根本不可能被一次性操作。

  “啪……”张美凤手里的筷子猛地往炕桌上一拍,“这可咋整啊,粮本弄丢了,咱这一大家子吃什么啊!”

  声音里已经带着腔调。

  记忆里,如果换成和父亲打架,母亲肯定会立马带着这腔哭起来。

  父亲凌占山比老伴冷静些,眉头拧成个川字,再次确认:“二子,粮本真的丢了?”

  凌宏伟点头,放下手里的大半块玉米饼。

  闯了这么大的祸,玉米饼即使拉嗓子,他也觉得自己没资格吃了。

  凌占山深深叹了口气,随即道:

  “丢就丢了吧,赶紧补办。吃了饭我就去矿上开介绍信,再去跑粮所。”

  母亲张美凤颤抖的声音道:“可,可那上面还有二百多斤细粮呢,就这么瞎了啊!”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天天给孩子们吃大米白面了!”

  又满是怨恨地看着凌宏伟,“就算补粮本,三个月也没细粮吃,你咋这么不长心呢?”

  要是换了小时候,无情的笤帚疙瘩早就劈头盖脸上来了。

  没等凌宏伟吭声,炕里头一直看热闹的妹妹凌铁梅不干了。

  她今年十五岁,上初三,正是爱臭美的年纪。

  家里的钱大多给凌宏伟上学复读用了,平时她想买件同学穿的的确良衬衫都不可能,心里早有怨气。

  加上,这凌家唯一的闺女,从小吃饭就特别挑食。

  就像刚才的早餐,她宁肯喝一肚子小米粥就咸菜,也不动那玉米饼子半口。

  “二哥,你咋能这样?”妹妹凌铁梅的声音尖利,脾气大,嘴巴刻薄。

  “铁梅”,恐怕全国仿佛她年纪的女孩,叫这名字的不下百万。

  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你复读花光了家里的钱不说,又把粮本丢了,这不是存心吗?”

  “你可倒好,早就把粮食关系起走了,在学校有馒头吃,合着让我们在家啃窝窝头,二哥,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四弟凌宏军也似乎明白过来,三个月没细粮吃是怎么回事,小学五年级的他,瞪大眼睛看着凌宏伟:

  “二哥,我可不想三个月净吃窝头。”

  一时间,全家人的矛头针,都对准了凌宏伟。

  当年,父亲补办了粮本,确实按规定,熬过三个月没有细粮的日子。

  既然重生了,凌宏伟当然要想办法避免。

  可重生过来,脑海里没出现过系统的声音,更没带什么金手指。

  面临如此的难题,让与前世无异的凌宏伟情何以堪。

  且慢!

  自怨自艾不是凌宏伟的性格。

  重生过来,已经是最大的福分,还要啥自行车?

  困难是什么?

  困难难道还有办法多吗?

  现在,最大的优势是自己往生的经历和不凡的头脑。

  只要利用好,区区这点小考算得了什么?

  指责声中,凌宏伟冥思苦想。

  倏地,一抹浅黄色碎花衬衣的影子,在他脑海里飘过。

  对,隔壁那个郭家姐姐,不就在粮所工作吗?

  前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在人为。

  什么规矩,什么制度,都由人制定,由人执行。

  即使最严密的规则,里面都有可变性余量。就看你有没有人,或者敢不敢去钻这个缝子。

  想到此,凌宏伟突然咧嘴笑了。

  “爸,吃完饭我跟你去矿上,开了介绍信你就别管了,我去粮所。”

  “嗯,也行。”一向不喜欢和领导打交道,也不爱抛头露面的凌占山,爽快的答应。

  介绍信自然只能身为矿职工的父亲去开,剩下的事就看自己的了。

  有了信心,凌宏伟拿起丢下的半块玉米饼,大口吃起来。

  在一片埋怨和诸如‘没心没肺的’指责声中,凌宏伟匆匆吃完早餐。

  跟着父亲去了矿后勤科,开了一张盖有骑缝章的介绍信。

  看着父亲佝偻着高大瘦削的身子,向家的方向去了,凌宏伟整理了一下发型,奔粮食所而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