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广东举人黄虞龙

第15章 入读县学

广东举人黄虞龙 奔跑的小蟹 2302 2024-11-15 09:11

  从这一天起,黄家的光景开始慢慢转好。时,朝廷制度,秀才可免徭役,可免赋税80亩。经不断开垦,目前黄家种有稻田15亩,其中5亩是租地主的,10亩是自己的,家有两个秀才,也即尚有150亩田地可免赋税。世道艰难,赋税日益沉重,村中有地主很快来找黄应琪商量了,要将田地寄挂到虞䕫、虞龙名下,以免赋税,当然,所免掉的赋税中,得有三至五成归虞䕫、虞龙所有。也有村中贫苦人家,将不多的田地寄挂到虞䕫、虞龙名下,黄应琪收取他们的费用自便少上许多。

  考上秀才后,虞䕫和虞龙进入县学学习,继续苦读。

  此时黄家,自是今非昔比,家境渐渐殷实,上门说媒的人排到村口,同年,虞䕫、虞龙同时娶妻。虞龙妻谭氏,横基村述泉公长女,时年19岁。谭氏青荷,性柔,忍能,持家,陆桂芳甚是喜欢。黄虞龙自也是喜欢的。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人生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了。又适逢年关,天地间弥漫着喜庆的味道,虞龙手执青荷之手,漫步河边。青荷壮,挑担耕作不在话下,面容姣好,身材丰润,更略懂诗书,能伴夫左右。虞龙道:“我既进县学,当更刻苦努力,田间劳作、家中俗务便难以顾及了。大哥亦是。阿爸阿妈年纪渐大,家里唯有靠你和大嫂了。”青荷道:“夫君只管埋首功名,青荷当不辱所托。”

  虞龙轻撩着妻子秀发,道:“青荷可知范文正公?”

  青荷摇头道:“青荷不知。”

  虞龙轻轻吟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横基述泉公,稍富,村中有私塾,儿子入读,长女青荷接送,听先生讲学多了,因而略懂诗文,然终究是田间女子,未曾奢望“富贵”二字。既嫁秀才,年轻才俊,年轻的心也便放飞,偶尔窃想富贵未来。此刻,听得夫君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方知其丈夫之志。

  青荷心底甚感欣慰,庆幸自己终是找了个好归宿。夫君终不是池中之鱼,我亦不能拖其后腿,当勤勤勉勉,力成贤内助才是。青荷暗道。

  岭南的冬天,并不是很冷。过年后,又是新春了。两个青春的生命,两颗年轻的心,踌躇满志,携手同行。

  县学有生员20人,来自高明各地,多出身富裕,贫寒如虞龙、虞䕫者极少,皆人中俊杰。教谕举人出身,年过五旬,发须斑白,一身斯文,甚是飘逸。县学纪律严明,乡下私塾不能与之相比,教谕的学识,也是比乡下秀才先生高出甚多,很多东西,很多知识,虞龙感觉耳目一新、眼界大开、菩提灌顶。

  县学师生月廪食米,人四斗,有司给以鱼肉。虞龙、虞䕫出身苦寒,不用再忧柴米,家里光景亦渐好,自此更加全心读书,学识日有长进。

  因已成亲,县城离家也并不是很远,60余里,虞龙大抵三四个月回家一趟,日子好过了,虞䕫读书的心思不再那么专注,回家密些。

  至天启元年(1621年),婚后九年间,青荷先后产下长子道行、次子道方、三子道从、四子道循及女萍惠。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驾崩。皇长子继位,是为光宗。光宗八月即位,九月又崩。皇长子继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边饷取之愈穷愈急,用则愈滥愈空,以十室九空之民,半养有名无实之军,半饱有去无来之敌,此颇类似于唐末;河北、山东等处,生灵涂炭,盗贼四起,水旱蝗灾频繁,此颇类于宋末。神宗皇帝依旧不理朝政,不讲圣学,不祭天地祖宗,部院大臣久缺不补,诸臣无心用事,治之终,乱之始也。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三月,后金努尔哈赤书“七大恨”告天,发兵南下。四月,陷抚顺,大明将士死亡万余人,幸免者十无一二。举朝震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辽东经略杨镐兵分四路,号称47万大军,向后金发起全面进攻。战争历时五天,大明三路丧师,文武将吏死亡300余人,士兵死亡9万人,马匹、军械毁损不计其数,朝廷内外一片震惊。

  三月,杨镐罢职,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尽忠报国,以效死疆场为己任,雷厉风行,调兵遣将,筹备粮草,修造器械,诛斩逃将、贪将,督造战车,治火器,修城池,招集流民,积极备战。自是,辽东稍安。

  熊廷弼有胆略,知兵事,善守边,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为权贵所恨,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去职。

  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袁应泰出任辽东经略。受命之初,他极意振作,誓与辽东共存亡,忠君报国。袁应泰为人精敏强毅,奈何用兵非其所长,谋略不足,性仁柔,不能治兵,天启元年(1621)三月,后金攻沈阳,城破自刎。辽东日危。

  辽东战事日盛,国库入不敷出。万历四十六年九月,朝廷开征辽饷。万历四十七年十二月,辽饷不足,朝廷再次加征。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第三次加征。辽饷沉重,百姓深受其苦,民怨沸腾。朝廷企图竭全国财力以挽救辽东,而实际结果是民益困而国家财力日趋枯竭,大明实已处于危亡之中矣。

  大明朝廷风雨飘摇,而岭南高明这片土地,尽管地处边陲,然赋税之沉重、百姓之维艰,并无轻于其他地方。时黄虞龙年29,正一青壮。家中人丁渐多,开销日大,因朝廷大量征兵,村中青壮减少,田地荒芜,纵是富裕之家,田地亦大量丢荒,记挂到黄家名下的他人田地已大为减少,一谷一粟,一瓜一薯,皆需躬亲,黄家在过了六七年殷实日子后,又已开始变得拮据。

  纵是如此,因其功名所在,黄家依旧是村中最耀眼大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