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未来的筹划
王凝之顺势走到谢道韫身旁,挨着她坐下,见书案前叠了一层草书帖子,显然是出自谢道韫之手,随手拿过几张,观摩起来。
这时云儿凑了上来,低眸看向二人,说道:“娘子还饿着肚子呢,怎能一直读书,吃些东西吧”
谢道韫从下午一直读书到晚上,因为太过入迷,并未吃晚饭,这时已经饿了,于是抬眸应了一句。
待云儿离去,谢道韫回眸,正巧看见王凝之捧着自己的书帖观赏,不由殷殷笑道:“郎君承逸少之书法,草书、行书大有神韵,世人皆知,何看小女子拙笔?”
闻言,王凝之放下书帖,看向眼前腹有诗书的少女,虽是女扮男装,但也别有一番窈窕姿态。
王凝之玩趣道:“自然是在评判韫儿的拙笔,方才看了一番,勉强有我三之一的功底,评语:字体结构稍差,神韵不足,应勤加苦练。”
言语落,二人目光触碰,谢道韫微微低下清眸,盯着王凝之的胸膛,轻声道:“那我要向郎君请教了”
其实王凝之方才虽是玩笑之言,但并没有说大话,因为原身唯一一个优点,就是草书、隶书写的好,得到了王羲之的真传。
王羲之被后世文人冠誉“书圣”,在书法方面的成就,甚至不能用极高形容。
深入了解过的人都知道,即便是后世的张、怀、欧、颜等书法大家也是稍逊一筹,可与诗词方面的第一人李白比拟。
综上所述,可见王凝之的草隶水平如何,教导年少的谢道韫,还是游刃有余的。
月亮渐渐升起,时间匆匆过去两个时辰,二人练习书法至深夜,谢道韫自觉收获颇丰,王凝之亦是如此。
谢道韫主动说起家事,问道:“还不知家母和哥哥弟弟们性格如何?以免日后见面唐突了”
王凝之笑了笑,回答道:“家母名郗璿,字子房,心性善良、贤惠体贴,大哥玄之……”
一刻后,王凝之终于讲完,抿了一口茶水,同样问了谢道韫家中的父母、兄弟,谢道韫一一回应。
深夜酉时,万籁俱寂。
二人将要告别离开之前,谢道韫的目光正凝向窗外,看着寂静的庭院,忽然道。
“听闻明日会稽王司马道万将要前至东山,参加叔父召集的兰亭宴,王郎是否有意?”
王凝之微微点头,娓娓道:“朝廷正值兴废之际,殷都督为朝出山,北伐建功,报国立业,吾素来仰慕,恨不得为一小卒,征战前线……”
“眼下司马道万举贤任能,我岂能放过如此时机,以己之能报效国家,方不负心中治国安民、北伐收故土之信念”
闻言,谢道韫心中大悦,温声回道:“不管你是随叔父隐居,还是同父亲一样做官,我都支持你。”
王凝之无言,只与谢道韫的眸子对视片刻,黑白相间的颜色,充满了信心和深深的情意。
王凝之转望向天空悬挂的一轮圆月,此刻的他虽无醉酒时的微醺,也无飘飘然之意,但却有无限诗意。
他不由走到案前,不做丝毫停顿,即行云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晋的社会风气是谈玄问道、逃避世事和现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王凝之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即便路途坎坷,可能不被当世之人认可。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凝之得司马皇室支持,未来若能北伐建功、登临大位,还在意清谈士族们的看法吗?
可以知道的是,东晋朝廷在慢慢改变这种风气,但连司马昱这样的顶级权臣都在清谈问玄道,作用能有多大呢?
王凝之赌的是司马皇室敢用他做士族的标杆、表率,改变东晋追求飘渺、不问世事的风气。
如果成功,王凝之则拥有司马皇室、王谢郗三家顶级门阀的支持,未来3年到10年内定将会迅速掌握大权,且不用耗费多年时间累积升迁至中央。
琅琊王氏这样的自家人,不必多说,一定会鼎力支持,毕竟王氏已经有衰落之象,且此事,事关家族利益。
陈郡谢氏,王凝之亦有许多把握,虽然改变风气首先冲击的便是谢安,而且十分针对,他隐居不问朝政晋人皆知,“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即出此处。
但是谢安性情温和,风流闲雅、高情逸态,自然不是小肚之人,又与王羲之是至交好友,侄女都嫁给了自己,这般关系,王凝之估计谢安谈笑间便会支持。
郗氏的郗愔、郗昙是自己的舅舅,且不谈玄,对此没有冲击,于情于理都会支持自己的外甥。
想到此处,王凝之余下再无其事,只等明日的赌注了,赌赢了一飞冲天,迅速掌握东晋大权,赌输了王凝之亦无太大损失,只需按班就照的子承父业,积蓄实力罢了。
谢道韫见到如此“大胆的对联”后,心中虽略有惊讶,但亦无丝毫胆劫,坦然自若的看向王凝之,说道: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郎君有鸿鹄之志,韫自当居幕后倾囊相助……”
言罢,情深意重的看了一眼王凝之,结发夫妻何需多语?眼神即可心领神会。
……
翌日清晨,薄雾笼罩天空,会稽王司马昱一行来至东山,谢安、王羲之、孙绰等名士置宴迎接。
王凝之作为小辈,随父赴宴,前往宴会的路上,将自己的意愿告知父亲王羲之。
王羲之听闻,沉心思索一会儿,意味深长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答道:“父亲虽喜游山玩水,但志依在朝廷,常常给道万进言,这一点你也可以看出,眼下我儿既有如此远志,为父自当鼎力相助”
想到扬州刺史王述,王羲之不由气愤道:“日后为父年老辞官,亦能看到我儿身居朝堂,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只是朝堂上尔虞我诈、关系复杂,我儿年少,如何应付?”
不过此时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王羲之最后道了一句:“为父广交好友,与道万是至交,亲自举荐,再有我儿之壮举,定会玉成其事的”
说起扬州刺史王述,王羲之几年后称病辞官,便是因王述所赐,而王羲之与王述的恩怨,说来话长。
王凝之至今还记得王羲之去年说过的一句话,某夜,只见他大叹道:“我的才能绝不在王述之下,而官职际遇却与他差比天地,肯定是因为你们比不上王述的儿子!”
王凝之心中默默道:“王述的儿子王坦之?宰相尔?今世为人,如何不及其?儿定解父亲心头之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