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定陶王府
刘康最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傅瑶提出的问题他也考虑过,但是他绝对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
就算丁嘉柔嫁给了他,以后也不会幸福,因为他的心里从头到尾都没有丁嘉柔。
看着刘康一意孤行,心意难以转圜的样子,傅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刚想再教训刘康几句,墙角长廊后却传来一道清丽的女声说道:“嘉柔说怎么看不到昭仪和殿下的身影了呢,原来,是在这里啊。”
听到丁嘉柔突然来了,两个人齐齐的向后看去,却发现丁嘉柔神色如常,傅瑶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刚才的那些话千万不要让她听到才是,否则她经营了那么多年的感情,就要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了。
“你怎么过来了?”傅瑶狠狠的瞪了一眼站在旁边没有做声的刘康,忙迎上去笑着握住了丁嘉柔的手,两个人亲密得如同一对母女似的。
丁嘉柔有些害羞的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刘康,其实刚才的话她都已经听到了,心中虽然疼痛,但是她却还是装着像是个没事人似的,笑了笑对傅瑶说道:“昭仪,嘉柔三年前进宫,之后就从未回过家,许久不见父母,心中甚为思念,还望昭仪能够准许嘉柔回去探亲。”
听到丁嘉柔这样一番善解人意的话,傅瑶便知道刚才她和刘康的对话全部落在了丁嘉柔的耳中,又狠狠的瞪了一眼刘康,傅瑶这才笑着挽留道:“车马劳顿好几天,恐怕你有心回去,身子也撑不住,这样吧,现在定陶住几天,然后我派一队卫队,护送你回去如何?”
丁嘉柔心中十分的感动,忙低头行了一礼说道:“多谢昭仪。”
说完,丁嘉柔看了一看,站在旁边一身素服的刘康,颇有些担忧的说道:“康王殿下,嘉柔不日之后便要回家,希望康王殿下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夜里读书的时候记得喝一碗绿豆汤解解暑,已经是盛夏了,不易太过劳累。”
傅瑶看到丁嘉柔如此挂念刘康的模样,心中也是大喜过望,忙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放心不下,倒不如留在定陶,日日看着,不就可以安心了吗?”
听到傅瑶这样说,丁嘉柔的脸上流露出一点儿羞涩,只是垂首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傅瑶忙推了一把刘康,淡淡的笑了笑说道:“嘉柔都要走了,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刘康见自己突然被推了出来,略微有些踌躇,想了半天,才吐出这样一句话来“替我问问令尊令堂安好。”
此话一出,丁嘉柔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难看,但还是隐忍不发,傅瑶见状也忍不住责怪道:“难道你就没有别的想要嘱咐嘉柔的吗?”
刘康想了想,虽然丁青遥远在京城,此生虽无见面之期,但他的心里永远只有丁青遥一人,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愿,便淡淡的摇了摇头说道:“丁姑娘,刘康并非良人,还望丁姑娘另择佳偶。”
听到刘康这样说,丁嘉柔浑身上下顿时泛起一股冷意,没想到这么多年的付出竟然换来了一句刘康并非良人,还望姑娘另择佳偶。
傅瑶听到这句话,脸色不由的大变,忙拿过刘康说道:“说什么呢?嘉柔可是我为你选的媳妇,此生你的正妻也只有她一人而已。”
“昭仪,我没事儿的。”丁嘉柔虽然脸色不好看,但她还是强颜欢笑的说道,那笑容凝结在嘴边,看着竟有一丝心酸。
傅瑶狠狠的瞪了一眼刘康,冷声说道:“既然如此,你要让母妃背一个不义之名,母妃也无办法。”说完,傅瑶便拂袖而去,留下两个人在原地,对着满池春水,一脸的尴尬。
刘康见丁嘉柔在自己面前低头不语的模样,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轻咳了一声说道:“刘康刚才所言,句句都是心里话,还望丁姑娘能够斟酌一二。”
丁嘉柔点了点头,没有作声,只是绞着手中的娟帕,揉捏皱了也浑然不在意。
刘康见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了,便作了一揖告辞道:“前院事务繁杂,刘康就不多留了。”
说完,刘康便转身朝着前面走去,留下丁嘉柔一人在原地死死地,咬着嘴唇努力地不让自己发出一声声音来,最后一颗晶莹的泪水从她的眼角慢慢的滑落,滴在了石缝中长出来的野花上,甜苦交加。
与定陶的安然宁静不同,长安未央宫里则风云诡变,刘骜坐在金色的大殿上,看着底下众臣乱语,心里十分的烦闷。
王凤在朝中初露锋芒,一袭绛红色的冠服,意气风发,刘骜即位,太后的王政君母家人在朝中,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看着朝中皆以王家马首是瞻,有好几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便上赶着拍马屁,御史中丞在得到王凤的命令之后,忙拿着奏犊出来说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刘骜只是微微的抬了抬眼,沉声应道:“准奏。”
御史中丞看了一眼站在群臣之首的冯野王,一本正经的模样说道:“皇上,冯野王私自去郡,奉诏不敬,难当大鸿胪之职。”
“哦?”刘骜坐直身子,看着冯野王笑了一声说道:“冯爱卿有何看法?”
冯野王在听到御史中丞说的那些话之后,早就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了,忙站出来说道:“无中生有,还望皇上明鉴。”
“哦,冯爱卿,你说是无中生有?朕倒是想听听你的说法。”刘骜坐直了身子,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下的冯野王,冯野王是冯昭仪亲哥哥,刘骜自然也不是很相信他,只是淡淡的看着他,听着他的下文。
冯野王年纪也有些不小了,长须的胡子显得十分正直,忙抱拳说道:“臣绝无私自去郡,更无奉诏不敬。”
一番话说得声泪俱下,刘骜只是轻轻的笑了笑,心里还一时难以判断,御史中丞忙跳了出来说道:“此事怎么容得你争辩?有那么多人为证,皇上,您一定要明察秋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