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城市热点
吴珍珍开着Q7越来越顺手,夜深了,这几天张哥没在她这,自己过着假装单身的生活也越装越像。早已不像小时候,一分一秒都离不开他,恨不得挂在他腰上,抬手都连着丝。
“别干坏事,听见了吗?”这是张哥对她极大程度的迁就。吴珍珍没有回答,看着他眼睛噘着嘴又撇了撇。
所以,朋友有难我去美女救英雄算是大大的好事,对不对?对!她给了自己肯定的答案。
靠近河边的路有些是单行道,天黑行路不靠导航她只想吐血。随便找了空位停好车,顺着小路按图索骥。这种上世纪城市未改造的道路放到现在也只能算小路,路旁留一路做临时停车,也将将只剩一条车道通行,两侧的人行道也窄窄的只够一人通行。
但路人渐多,多是年轻人,情侣,打扮的像年轻的伪年轻人和凑热闹遛弯来逛的居民。这条路是城市里新兴的网红打卡地,这座本着守旧如旧必思旧管理理念的城市难得文旅局对这个地方网开一面。最起先,是网上流传出的爱好街头文化的年轻人在桥洞里墙壁上的涂鸦,浓厚的本地特色,有老牌球星于根伟,有相声大师马三立,有泰坦尼克号的男女主,也有星爷版大话西游的两个猴子和他们俩的紫霞仙子。
这座城市太注重“祭奠”了。街头文化起源嘻哈文化,再由日韩传到中国,其中就带来了“涂鸦。”涂鸦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而在这里结合本土文化元素,很好的做到了去外国化专属于这座城市的专属文化。
网络大火之后,有一种声音应运而生,“哪里火灭哪里”这是执法者的表现,老百姓不会去管你有什么初心、有什么顾虑,反正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都没了。果不其然,转天网上就流传着李公楼地道涂鸦被清洗,老百姓也只是悲愤骂街了事,又能怎么样呢?习惯了。乐呵乐呵得了,叫的什么真呢?
可翻转没出三天又出现了,明令默认了李公楼的街头文化,“继续搞,没人清洗了。”观望了许久的画手们已经做好了殊死搏斗的准备,可权利的铡刀连影子都消失了,只是清洗了几幅有碍观瞻的作品后,旧作、新作就在那里,没人管你。
可就这一点足以在这座城市“炸营”,画手们疯狂输出创作,他们想对得起这难得的机会;年轻人总是冲在热点第一线,他们要看看这种地下文化到底是什么神头蛤蟆脸;接着就是商贩,有人就要吃要喝;最后就是网络推流,没人管,这个关键词掀起热潮。
人越聚越多,画手们自发的为想表达的人们创作,旁观者自己觉得维护着这一段珍贵的艺术展会,秩序井然。
刘涛自然也不会错过,夜骑直奔这李公楼,他想吴珍珍了,试着编了个还算合理的借口,“珍珍,我崴脚了,来接我一下可以吗?”
“在哪?不严重吧。”
“还好。骑行,”还打完字,就看吴珍珍发来一行字,“地址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