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琴,是佘淮老妈的名字,一个才四十岁出头,却给人感觉已然半百的农村妇女。
和佘维斌一样,夫妻俩双双在家务农耕种,文化程度不高,毕竟六七十年代时期出生的,家里能供得起小孩上学读书的家庭非富即贵。
而身处桂区大山深处,两村隔山对望的佘家和许家自然没这条件,所以都是小学没上几年便辍学成家里的劳动力了。
许秋琴比佘维斌小了四五岁,属于那种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平时除了到镇上卖个菜才和外界有交集外,平日里都是在村里的自家农田待着。
长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肤色也是有些泛黑,不过眼神却很亮。
对于儿子回来,许秋琴是十分的上心,在佘淮一下车后便开始嘘寒问暖,累不累,吃没吃饭啊啥的,因为她还给他在锅里热着饭菜呢!
打小,佘淮便是夫妻俩的骄傲,更是生活的精神支撑,从小开始就聪明能干,别人家四五岁同龄的孩子还要父母捧着才能出门,他自个已经可以在地里帮干活了,上学后,虽然不算最拔尖的那一小撮,但也是优秀序列中的一员。
大小奖状上学期间更是没少拿,客厅右边三分之二墙面的成果,都是他的战绩展示。
毫无疑问,高中以前,佘淮属于是他家嘴上教育自家儿女时的别人家孩子,后面上了高中也还是一顿夸赞,毕竟他是外姓家庭中唯一一个去普高的小孩。
2013年左右,边远贫困乡镇地区连上初中的小孩都不多,更遑论高中呢!
倒不是家长们有什么想法,而是小孩不愿意,另外就是一个成绩问题,边远贫困山区的教育资源委实抓襟见肘,在多数都是去职高的大环境下,矮个里拔高,佘淮也就成了左邻右舍眼中的优秀个例。
不过后面知道他选读了美术后,称赞的声音就少了,在还属于传统氛围中的农村家长眼中,他的这个方向多少有点不大正。
但正不正的,日后自见分晓,前世虽说也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家里其实没有声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佘淮去的学校算好还是算坏。
逢人问,只道是说上大学了,什么学校?不知道,只知道是在杭城的大学。
所以重生归来,佘淮心里是憋着一股劲儿,对顶尖知名大学的执着劲!
晚饭,佘淮自然是要吃的,毕竟下午放学就收拾东西返回平江,到了之后,也还没来得及吃东西呢。
跟父母说一声让他们去休息后,他先冲了个凉,就着红墙瓦顶的厨房那有些昏暗灯光吃着饭,视线逡巡了一下,心中微叹,家里的环境确实跟好搭不上勾。
说好听些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烟熏火燎,说不好听便是脏乱陈旧,时间和金钱都很急需啊!
感叹完,佘淮也吃完了饭,简单收拾之后,他也是回自己房间休息了。
一夜无话,公鸡的鸣叫成了天然的闹钟。
“咯咯~咯!”
公鸡叫,其实不一定是天亮,也有可能只是凌晨,比如这会儿。
伸手看了一眼时间,正值四点多五点,听着屋外门口不时响起的嚓嚓声,佘淮一骨碌起了床,他知道,父母这是在忙活着准备赶集的蔬菜了。
“咦?小淮起来了,怎么不多睡会儿,是不是吵到了?那我小声一点,你回去继续睡吧!”
屋角明亮的路灯下,独自在绑着白菜心的许秋琴听见开门声便是扭头一看,见着佘淮走出来后,她连忙说道。
“没事,妈,昨晚睡挺早的,起来了刚好可以搭把手,这样也能快一点,刚好能看看以前的手艺生疏没”。
可怜天下父母心,或许多数父母都是一心向着儿女的,就如同许秋琴一样,哪怕忙得一身都湿透了,也还是一个劲地拒绝佘淮的帮忙,不过最终,她还是拗不过。
佘淮家出品的蔬菜,和临海镇集市上其他小贩随便堆叠就拿出去不一样。
大中小细分,按分类逐一以两斤左右的重量进行捆扎,整体规整、美观,保证质量中上的出品,是夫妻俩十几年农业经营积攒下的好口碑。
而这活,佘淮从小学到高中,只要在家便不曾错过,只是后面初高中住校了,才变成只能在周末参与。
摘除虫咬变花、老黄的菜叶子,分理大中小,然后按常规重量、排列顺序堆叠起来,然后用稻草作绳捆好,最后再过一遍水洗净泥土装框。
加上前面的菜地收割,每天凌晨的一整套忙碌流程就是这样子,不过一担上百斤的蔬菜,收割加上整理,却是得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母子俩都是手、眼没有停过,所以交流不多,一是要集中精神,二是儿女和父母相处,共同话题或许是真的挺少。
话不多,是他们一家子的共同特点,不过要是佘维斌在,可能情况会有所不同,哪怕是老两口了,可平时的拌嘴还是挺多的,不过也就一会儿,最后该干啥还是要一起干。
白菜心、油菜心、芥菜、黄瓜、丝瓜、苦瓜.....
这时候家里的瓜果蔬菜种类还挺多,满满的两大箩筐,这就是夫妻俩凌晨两三点起床,然后忙到六点多的收获,这也是夫妻俩的日常常态了,当然,不是每天的量都有那么多的,现在是因为佘淮回家了,所以速度比较快,也就能在六点前再加些量。
趁着市场菜价还不算坏,地里辛苦劳作得出的果实,在有价的时候要尽快出了才行,务农看天吃饭,下个雨,升个温,就啥都不好种。
城市超市、市场里的高价菜,那是跟佘维斌这种第一级菜农没半点关系。
有一半就得偷笑,往往总价值五六百的货,给到市场摊贩后或许也就只有二三百块到手的样子,而这,还得是价格好、生意好时的顶额收入。
今天正值中秋,在市场里坐一上午应该有两三百的收入。
每天忙忙碌碌,菜农的收入其实并不多,小家庭务农的弊端相当明显,基层的农民,手里压根没几个钱。
那种承包几百亩地的,不叫农民,叫商业种植户。
一天的开端便是如此,忙碌过后便是暂时的放松,洗了把脸,一边煮着粥,佘淮一边拿出了速写板,然后便是默写起速写来。
默写,其实也是一个提高速写能力的手段,它主要依靠平时观察、记忆人物的形象特征、结构、动态等方面去进行画面的表达。
它对于提高美术生的手上绘画表达、素材积累、应变以及画面组织能力都有比较好的作用。
佘淮也是在这个月末的最后一周才开始进行速写默写的练习,相比于以往熟悉的临摹,一开始进行默写时,他也是比较慌乱的,但在邓令杰的指导下,他很快背下了好几个男女人物的动作姿态,情况才是慢慢好转。
现在,加上白描技能的辅佐,他已经可以仅凭文字描述就完成一幅速写画作,不过缺点也还是有的,那就是默写的人物还比较呆板,灵动性不强,所以现在也还是要多练。
美术绘画基础的提升真是没啥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多练。
煮好了粥,佘淮也画完了四五张速写,弄了点葱姜碎末当小菜,又切了点腌萝卜,拌好之后,他盛出两碗白粥放凉,接着便是换了一身衣裳下地。
许秋琴去镇上卖菜了,佘维斌则是趁着太阳还没完全起来,给庄稼地里一些比较多虫子的蔬菜喷点农药,温度没升起来的时候,虫子们都躲在菜里狂吃呢,这会儿杀虫,太阳出来一晒,现在吃得多欢,晚点死得就有多翘。
纯自然种植的环境下,不喷农药压根就种不活庄稼,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农药品种出现,但也不知道是科技发展退步了还是咋地,农药都已经杀不死持续进化的害虫们,反倒是人一碰,准遭殃,洗三次胃都救不回来。
当然,喷了药的蔬菜,三五天内是采摘不了的了,要等药效完全过去才能摘。
每天傍晚还得浇水,所以基本也就三天的药效维持时间。
“爸,粥熟了!”
隔着五六米,佘淮冲佘维斌喊了一句,在看到带着口罩的老爸点了点头后,他便继续去巡视自家菜地了,然后看看待会儿吃完早饭有啥可以帮忙的。
佘淮他家承包了有七八亩地,这是当初祖辈们来这的时候由生产队分配下来的,除去种了水稻的,也还有四五亩地用来种菜,刚好菜地就在家门口前面不远,自家鱼塘就在右侧上方,所以浇灌也比较方便。
不过水多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杂草长得特别快,这不,矮株的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这些青菜,长得还没杂草好,待会儿可以拔个草啥的。
一边走走看看,佘淮一边规划着自己待会儿吃完早餐后的工作,虽然是节假周末,但是地里的活却没有节假休息可言。
尽管是处在美术备考阶段,但回到家里,他还是要给家里帮帮忙的,学习、考试重要,但地里的生活也很重要,农民家庭,农活是第一位。
和同村碰面的叔叔婶婶们打着招呼,佘淮回了家。
佘维斌还没回来,佘淮就先吃起了早饭,然后一边思考着如何给家里带去一些改变。
改变是必须且必要的,十几二十年的务农,二老的身体早已是积劳成疾,否则前世也不会在他刚上大学就发生那么大的变故。
只是这改变的方法,他要好好琢磨琢磨,另外怎么开口跟佘维斌商量,也是个问题。
后世来人,赚钱的点子自然是有不少,但那个能用到自家身上并让父母接受,却是佘淮要慎重考虑的。
农转商,这是他认为必须要做的,凭几亩地种个菜就发家致富,他自聆再世为人也做不到,种地可不是他想要的长久之计。
要当农民能发家致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还外出务工,那么多人纷纷弃田归职。
不过就算是转商,短期内也还是要和这几亩地离不开干系,再度背井离乡不用想,佘维斌夫妻俩不用他讲就不会干这事。
思来想去,也就唯有在镇上开个蔬果店比较轻松合适了,可能这也是二老最容易接受的第一步改变。
临海镇,一开始的蔬菜摊贩其实并不多的,也就是这几年城市老龄人口回归才慢慢多了起来,人家入行就当菜贩子,靠着收像是佘淮他家这样的散户蔬菜干几年,都能在平江市买房买小车。
可他家干了十几二十年却依旧还住在那百来平的农村小平房里。
人家两年就开上四轮私家车,而他家还只有个两轮老摩托。
这些,前世佘淮从许秋琴口中听到不止一次,毕竟这些人都是她的买主,再加上这边远山区小镇的,谁谁买车买楼结婚啦,真是不超过两天就全镇皆知了。
所以他觉得开个小店是有最大概率可以干预成功的改变计划,不用每天枯枯坐着日晒雨淋,而且临海镇的商铺租金也便宜,虽然本镇购买力不强,但过路的和附近镇与镇交界的居民,还有过路的人流委实不少,市场是不用担心。
不过具体的,他还得考察一下写个规划才行,用现实数据说话比用三寸舌头更有用。
他刚吃完早饭,佘维斌也刚好回来,不过父子俩也没多的交流,因为在家里该干啥,彼此都心中有数,用不着多说,而且佘淮也有这个自觉性。
中午十一点多,许秋琴从镇上卖完菜回来,然后还带回了一大堆的东西,中秋节日嘛,亲戚送礼,买些过节必需品啥也是要的。
加上大节日,佘家几兄弟都得聚一聚。
临海镇,佘淮他家的亲戚也不少,除了两个伯伯家外,大舅、小舅、表姐、大姑啥的都在,只不过大家住得比较散,也就佘维斌三兄弟和佘淮大舅小舅们都在梁田村。
节日准备的事不用佘淮去考虑,许秋琴自然会处理明白。
吃过午饭,趁着父母休息,佘淮骑上自己初中时期的上学宝马车,也就是自行车去了一趟镇上。
既然有了计划,就得开始他的考察工作,开店,自然是要有个店面,小乡镇的铺面租金不算贵,住房的话是三四百块一个月,而商铺也就在八九百到一千多这个样子。
过千的,那地理条件都比较好了。
佘淮要求也不高,找个中间的,面积够大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