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都已经出成果了?
这也就代表着,他们现在研制的熔炉,真的能够进一步强化高温合金的材料性能。
比毛熊那边给他们的材料技术,还要好上很多。
“你们看吧,一会我还要拿着去给杨厂长。”
白杨也没拒绝他们,也许是因为都是同校的。
他们相处见也总有种亲近感。
而且他来此,除了查看熔炉的研制进展外。
还是将消息告诉黄文虎,向李老那边汇报一下进度。
毕竟那边那么相信自己,总要拿点成绩出来。
虽然还只是初步的材料成果,但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也算是不错的了。
……
“黄老师,研究进度怎么样了?”白杨看着这群激动的技术人员,对旁边的黄文虎问道。
“真空泵已经制作完成了,现在正在测试效果。”
“下一步就是对坩埚、感应线圈和炉体进行研制。”
黄文虎指了指前方,还有些粗犷的机械泵说道。
真空泵的研制还是较为简单的。
先一步制作出来后,还能对正在制作的炉膛,进行检测密封情况。
若是漏气严重,也好第一时间进行改进。
“对了,在熔炼室研制成功之后,在测试期间,不一定非要全封闭,这样难度太大,以我们现在的工艺还无法达到。”
“漏气加放气,尽量控制在每千克坩埚容量的6.65*10……炉体漏气越小越好。”
白杨回想了一下后续的工艺制作,特意叮嘱道。
因为是小型熔炼炉,通常小于500kg/炉,结构紧凑,针对密封漏气问题好处理一些。
但若是到了大型熔炼炉,这方面的工艺也会成倍的增长。
“明白!”
针对接下来工序研制的注意事项,白杨又与熔炉小组成员探讨了一番之后,便拿着资料前往了厂长办公室。
……
“简工,你这怎么回来了?”
刚进门,白杨就看到厂长办公室内多了个人,正是许久未见的简孟江。
他作为AOD炉研发小组的领头者。
这段时间为了赶上尿素钢的生产,也带着技术科成员,前往了太原钢厂负责制作一台AOD炉,以便于运输。
“我这就不能回来了,你小子,回来了也不跟我说一声。”简孟江笑骂了一句。
“你小子跟个机器人似的,工作效率快的不得了!”
他刚刚与厂长聊天也知道了。
白杨这回来都开始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了,还是有关于高温合金的。
而他还带着技术科,在帮助太原钢厂的兄弟们,铸造AOD炉呢。
他们就是负责一个炉子。
而白杨却是负责一整个大型化工厂的设计。
其中包括设备安装方位,复杂的管道铺设,电源控制的分部……
这一项项的他光想着就头疼了。
怎么说也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复杂的设计。
而白杨这一个月就完成了!
这回来也不闲着,试验车间都还没扩建完成,就马不停蹄的开展了下一个项目研究。
“嘿,这不是有想法了嘛!”白杨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回应道。
“杨厂长,这个是第一批用电弧炉熔炼出来的高温合金,初步成果数据都在上面。”他说着,顺便将手里的报告递了过去。
“都已经出成果了?”简孟江闻言惊诧的问道。
这才多久,高温合金什么时候那么容易烧制了。
“给我看看。”他迫不及待的将报告接了过来。
杨厂长也没在意,而是等着看简孟江的表情变化。
“长期工作温度最高能达到960度,你确定这只是初期成果?”当看到工作温度之后,他忍不住震惊道。
若是他刚刚从厂长哪里没有听错的话,白杨还在研究更先进的冶炼工艺。
到时高温合金的各项性能,也能够在上一个台阶。
继续上升是多少……1100~1200度?
那不是比他们要仿制毛熊老大哥战机上的还要先进一些。
目前虽然正在发展,但各国多数战机的涡前温度都在1200~1300度之间。
而这项温度指标,也极大的代表了一架战机发动机的性能。
当然,这些还只是表面数据,其中肯定会有隐藏的。
而对涡前温度有着最直观影响的,便是进口温度。
材料能够承受的工作温度越高,进口温度也就会越高,从而影响飞机发动机喷射能量温度。
……
“当然,样品都还在。”白杨肯定的点了点头。
“了不得啊,我真是越来越期待冶炼技术研制成功后,所冶炼合金的最终成果数据了。”
简孟江放下报告道,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盼。
“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白杨笃定的说完,转身便准备离开。
“我先去忙了。”
他这次来就是汇报一下研究进度,给关注这里的人们一个定心丸。
毕竟是研究,充满着不确定性。
即使有着前两项成果,谁也不敢保证这次就一定会成功。
“厂长,厂长,不好了,车间有工人受伤了,很严重!”就在他刚走到门口时,田助理便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
“怎么回事?伤的严不严重?有生命危险吗?”
刚刚还笑容满脸的杨厂长立即严肃了起来,站起身问道。
“很严重,事故发生爆炸,有个人被迸溅的钢水大面积覆盖了。”
田助理脸色沉重,在他看来,那个工人多半已经活不成了。
“走,带我去现场!”杨厂长拿起衣服,就急匆匆走出了办公室。
白杨见状,也跟了上去。
“受伤的工人叫什么?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前往车间的路上,他询问道。
“好像是叫冯爱国,听旁边的工人说,冯爱国在焊接过程中,为了更快冷却,直接往熔池内倒水。”
“接着就引发了爆炸,两三米范围内有多人烧伤。”
“至于冯爱国……”田助理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冯爱国作为焊接人员,毫无疑问要近距离接触,三米外都有人受伤了,他的结果也是不言而喻了。
……
几人急匆匆的赶到车间,便看到工人们已经围在了周围。
而在现场,一具浑身焦黑的尸体,躺在凝固的钢渣旁。
周围还有几个捂着烫伤的部位,不断地哀嚎。
(PS:这本书是年代科技军工文,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