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牛刀小试
这个市场后世也没有搬迁,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到了市场里,可以零星的看到一些人。
后世这个地方每到开市的日子,那真是“人山人海,落脚的地方都看不到。”
趁着人还不多,他找了一个方便停车,背阳的地方将马车停下。和齐父一起将一路上已经习惯了颠簸的两只羊解开,把马也从车架上解了下来,拴在马车的不同位置。
让齐父看着,他就跑到市场大门口,想看一下大门旁黑板上标的价格,结果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这时他才想起来,现在不是后世,这个大门虽然和后世开的方向一样,但大门明显不一样,当然也就没有黑板了。
环顾了一周他看到旁边有一个商店兼卖早餐和饭食,门前有一个人正在开门,仔细一看他还熟悉,当然开门的人对他不熟!
他也没想到这个人现在就在这个市场开商店了,还一直以为这个商店是后面才开的,因为后世他接触这个商店的时候还很新,那时应该是翻盖了。
这个人叫刘伟,个子不高,因为面相比较显老,后世大家都叫他老刘,后世这个市场都被他承包了,每次到开市的日子只用收停车费和开秤费就挣得盆满钵满,在很多城市都有房子。
至于他开的那个商店齐远东也只是偶尔去买包烟买瓶水,至于里面的早餐和饭食,他是一次都没有去吃。
看着满地的黄土夹杂着粪便碎屑,充斥在鼻尖的各种味道,刮风时卷起的尘埃,牲畜打闹时蹄下高高扬起的粪便。
看着就知道,“他家的饭不好吃,不用去试。”
看着刘伟打开了商店的门,开始营业了,齐远东走了过去,自来熟的道:
“老刘来一包烟。”
刘伟虽然觉得奇怪,现在人们都叫他小刘。还是看着他,自觉的给他介绍“只有三种,春城一块,红塔山两块,红河两块五。”“
来一包红塔山,”齐远东递过去了两块钱。
接过烟后打开包装,并给刘伟递过去一支,自己拿了一只叼在嘴里说:
“借一下火,”刘伟接过烟后,拿出火柴扔给他,他接了过来,抽出一棵点燃后把火柴还给了他。
齐远东看着他点燃烟后说:“向你打听一下,现在羊是什么价?”
老刘吐了一口烟雾“这段时间羊价比较稳定,大羊能到三块五四块一斤,根据成色上下有一点浮动,十公斤左右的羊羔二三十一只,正壮年的母羊两百多。”
齐远东道了一声谢就去找叶父了,刘伟看着他的背影还在哪疑惑,直到下一个客人来了后他才收回目光。
齐远东得到想要的信息后心里就有谱了。
根据现在得到的信息,对比他在放牧时从村里人口中得到的信息,一斤能有五毛以上的差价,一只七八十斤的大羊他最少可挣三四十块钱,那一群羊呢?
不敢想,不敢想.....
不由得在心里暗暗的感叹这个年代的生意真是好做!
从1992年,十四大正式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开市,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物价闯关,”比猪肉好吃的羊肉价格也超过了猪肉,羊价也得到了提高,他的脚步也不由得轻快了一些。
找到停车的位置,他从车上拿出了凉了的鸡蛋和玉米,就着水和父子两分着吃。
齐父磕着一枚鸡蛋看着他“你刚才干嘛去了?半天不见人影!”
“我去问了问羊价”齐远东啃着玉米回答,
“怎么样?能卖上价不?”齐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比家里强,能卖多少还得卖着看,我也不确定。”
齐远东吃好早饭后,把车上的草分给了休息够了的羊和马,看着市场里面越来越多的人和汇聚起来的牲畜,就又对齐父说:
“我还得去看看市场行情,你在这看着,羊你先别卖,等我回来再说。”齐父向他摆摆手,又重新坐下。
齐远东不停的在市场里面逛着,当其他人谈论价格要成交的时候,他才重点驻足关注。
转了一圈下来,羊的价格和他在老刘那了解的大差不差,对其他牲畜价格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了解这些并不多余,他目前主要目标是羊,但不排除会遇到其他合适的,“生意,生意,就得靠遇,”既然决定了要走这一条路,肯定要将它“吃透撤”。
他在市场中也看到一个老板,一直在买大殇羊,价格比其他人稍微贵一点,听其他人说这个老板是要把羊买了发往春城的,那边是省城,人口多,有钱人也多,对肉类的需求大,所以他能出得上价格。
齐远东后世,自己也做了几十年的小贩生意,什么人打眼一瞧就心里还算有谱。
老板姓郑,做了好多年生意,这老板看羊时眼神专注;还价有自己的标准;身后还跟着两个像打工的人,他们动作利索娴熟;
时不时还会上手去捻一捻羊这是在估重量,有天赋的老手只要捻一捻就估得大差不差的;通过这些动作来“识羊”;
谈论价格时分为估价和称斤,干脆利落,不多费口舌;每一笔交易都会记在一个本子上;齐远东得出结论这样的人能成事。
齐远东也打算把羊卖给他,但他不会主动去搭讪,他们这边有一句古话:“叫来的狗不吃屎”,和陌生人做生意时不能“被动”,不然会遭到他的压价。
齐远东就跟在他的后面,看着他“扫货”,当他快到齐父所在的位置,齐远东也回去和齐父站在一起,等着他过来,顺便低声和齐父交代了一下。
不一会郑老板就来到了他们面前,看了看两只羊,“你们这羊要卖不?”老板开口。
“得称斤,价格合适就卖,老板你给什么价?”
“三块五一斤,同意就上秤”。齐父已经偷偷的在拉齐远东的衣角了,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我们这是精品的本地山羊,自家养的,膻味小,这个个头出肉率都更高,你得给我一个实价。”齐远东没有按齐父的意思还在讨价。
郑老板又转着看了一圈,捻了捻羊前郏,“你也是个识货的,三块八,最高了。”郑老板还价,齐远东也觉得可以了,但还想再多卖一点试试。
“你刚才也仔细看了,我说的没有假,这样的羊你发出去也更能买上价,四块一斤,可以就过称,”齐远东继续讨价。
郑老板又转了一圈,看着还在吃草的两羊:“四块就四块,就当交个朋友了,”并示意身后跟着的一个工人把板秤推过来。
这种秤有四个铁轮子,可以推动,上面是放砝码的,虽然没有后世的电子秤方便,但也比杆秤强太多了,它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也不费劲,齐远东想着等赚钱之后他也要买一个。
两只羊一称,一只有八十二斤,一只有七十六斤,这和齐远东估计的就差了一斤。
四块钱一斤一共158斤合计632块钱,郑老板算了一下。
把背在胸前的皮包拉链拉开,数出六张百元大钞,拿出又数了一遍,加上32块钱递给他,齐远东当着众人的面仔细的查看了真伪,数是不用数的,在郑老板数钱的时候眼睛就没有离开,已经在心里数好了。
确认无误后完成了这笔交易。郑老板和他握了一下手“下次有生意再合作,”然后等工人换下绳子牵着羊离开了。
齐父看着他们完成交易,高兴的说:“这比在家里卖多了一百多将近两百了,羊也卖了,我们去买化肥回家吧?”
“没花多长时间就卖了,现在天还早,我们多看一会,待会再去买,这个钱我先装着,看看有没有机会做一次二道贩子。”
齐父因为他多卖出了钱,看着他做事也有章法,待人接物没纰漏,就同意了,只是让他把钱小心的装好,别被小偷扒拉了,这六百多已经快接近一家人一整年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