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攻打荆州,刘琮不战而降。曹操得到了荆州八万水军及战船无数。接着,曹操又逼走了刘备。曹操志得意满,野心勃勃,想一鼓作气,趁势拿下江东。
曹操派人给孙权下了战书。战书写道:“我奉皇帝圣旨,讨伐无道……现率领雄兵百万,上将千员,与将军会战于江夏……”
消息传来,东吴朝野震动。孙权急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以张昭为代表的多数人都劝孙权迎降曹操,只有鲁肃等少数几个人主张抗曹。孙权犹豫不决。
孙母吴国太见孙权忧心忡忡的样子,就关切地问道:“我儿何事烦恼?”孙权就把曹操率百万大军进攻江东,文武大臣意见分歧,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的事对母亲说了。吴国太说道:“我记得你哥临终前曾对你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孙权大喜,立即派鲁肃去请周瑜回来议事。
周瑜接到孙权的调令,立即赶回了江东。周瑜是东吴的核心人物,一言九鼎,地位举足轻重,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的主张关系着江东的生死存亡。东吴文武群臣,不论是主张投降的,还是主张抵抗的,都想拉周瑜站在自己一边。
当晚,先是主张降曹的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同来探望周瑜。张昭说道:“曹操挥师百万,欲取我江东。此是我江东生死存亡之秋。我们如果一意孤行,要与曹操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为免江东之祸,不如劝主公降之。”周瑜听了笑笑,说道:“公等请回。明早见主公,自有定议。”
送走了张昭等人,周瑜屁股还没落板凳,只见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武将也来相见。程普等表示:宁肯战死,决不投降。希望周瑜劝说主公决计出兵,与曹操决战。周瑜应承道:“我正欲与曹操决战,怎么能投降?各位将军请回,我见了主公,自有定议。”
还没到一杯茶的功夫,诸葛瑾、吕范等一批文官又来相见。诸葛瑾说:“我弟诸葛亮奉刘备之命,来江东见主公,欲结东吴共伐曹操。主公正犹豫不决。我因弟为来使,不敢多言。专等大都督来决此事。”周瑜问诸葛瑾说:“以公之见,该如何处置?”诸葛瑾说:“降则偏安,战则灭亡。”周瑜笑着说道:“我自有主张。明日大殿之上便有分晓。”
很快,吕蒙、甘宁也来求见。一时间,周瑜府上,人潮如织,川流不息……
第二天一大早,孙权召集文武群臣上朝议事。孙权将曹操的檄文递给周瑜看。周瑜看了笑笑说:“曹操以为我江东无人,才这样盛气凌人。”孙权问周瑜道:“公瑾有什么打算?”周瑜反问孙权说:“主公是否与各位文武大臣商议过了?”孙权忙说:“这几天大家都在议论此事。有主张迎降的;也有主张迎战的。我一时还犹豫不决,所以才把你召回来,想听听你的意见。”周瑜问道:“都有哪些人主张投降啊?”孙权说道:“也就是张子布他们几个人。”
周瑜于是就问张昭说:“请子布说说你主张投降的理由。”
张昭忙回答说:“曹操挟天子而征讨四方,动不动就打着朝廷的旗号。现在又得到了荆州,势力更加强大。我们江东能够抵挡曹操大军进攻的,全靠着长江天险。如今曹操得到了刘表的水军和无数战船,曹操水陆两路大军同时进攻,我们拿什么抵挡啊?以我之见,不如暂时就降了曹操,以后再作打算。”
周瑜驳斥说:“子布此言差矣!实属迂腐之见。我江东历经三世经营,是先烈和众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怎么能就这样一朝废了呢!”
孙权忙问周瑜:“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啊?”
周瑜慷慨陈述道:“曹操虽然托名为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以神武雄才,加以仰仗父兄的威望,占据江东,辖地数千里,兵精足用,士吏同心,就应当横行天下,为汉室清除奸贼。怎么可以投降奸贼呢?再说,曹操此次来犯,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北方边境未能安定,马腾、韩遂一直是曹操的后患,此为一忌;北方士兵不熟悉水战,曹操舍鞍马、仗舟楫,避长就短,此为二忌;曹操率领的中原士兵,长途跋涉,来到江湖港汊之地,水土不服,一定会生疾病,此为三忌。曹操犯此三忌,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必败无疑。将军捉拿曹操,正在今日。请让我率领几万人马,进驻夏口,为您破曹!”
孙权听后,精神大为振奋,激动地说道:“曹操老贼想废汉自立,为时已久,只是害怕袁绍、袁术、吕布和我罢了。如今前面几位英雄都已被曹操除掉了。我与曹操势不两立!公瑾主张迎战曹操,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这真是老天把你赐给我,让你来帮助我的啊。”
周瑜忙说:“我愿为主公血战到底,万死不辞!只是担心众将领犹豫不决,态度不坚定而误了您的大事。”
孙权拔出佩剑,狠狠砍去了书案的一角,大声说道:“敢有再说向曹操投降的,就和这张书案一样!”说完,就将佩剑赐给了周瑜,准许他有定夺生死大权。
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下了,而且是斩钉截铁。但周瑜不难看出,孙权还是心存疑虑,周瑜也知道孙权在疑虑什么: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如果不消除孙权的疑虑,一旦开战,孙权还会畏首畏尾,不能全力以赴投入战争,这对战争的取胜很不利。想到这里,周瑜坐不住了,他要再次面见孙权,把自己掌握的曹操兵力的实情向孙权禀报。
当天晚上,周瑜又去拜见孙权。他不再是白天朝堂之上那般铿锵而激昂的语气,而是用柔和而恳切的口气,对孙权说道:“今天在大堂之上,诸人徒然只见曹操战书,号称水步军八十万,而恐惧害怕起来,不曾考虑其虚实,就提出迎降的主张,实在是荒唐!我已打探出曹操兵力的实情:他所率领的中原士兵,不过十五、六万而已!而且是初到南方,不服水土,一定会有疫疾流行;所得到的刘表水军,至多也就七、八万人,而且是心存狐疑。曹操以疲病之师御狐疑之众,将军根本不值得害怕。您只要给我五万精兵,就可以击破它。”
孙权听了周瑜的一番陈述分析之后,心中的最后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也更坚定了抗曹必胜的信心。此时,孙权长长地舒了口气,拍着周瑜的肩膀说:“公瑾所言,甚合我心。子布等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太令我失望了。只有你和子敬与我同心,这是老天把你二人赐给我的。五万兵一时难以凑合,我已选好三万人,船粮战具都已办齐。你和子敬、程普老将军作为先锋,我随后再发兵马,带上足够的粮草,为你后援。你如果能一举击溃曹操,最好;如果战事不利,你便率军后撤,和我的人马汇合,我们再与曹孟德决一死战!”
于是孙权选拔水军三万人,并筹集了船粮兵器等物资,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与曹操决战。
孙权的此番任命,使得一个人大为不快。此人姓程名普,是当年孙坚带出来的老将,后来辅佐孙策,孙策死后,又辅佐孙权,可谓是三朝元老。现在位居周瑜之下,很是不服。周瑜每次召集将领开会,他都托病不参加,并且见了周瑜,就拿话讽刺他。
周瑜以大局为重,并不予以计较。并亲自到程普帐中探望,虚心向老将军请教破敌之策。
这使程普较为感动。再从一旁观察,发现周瑜调兵遣将,皆有法度;排兵布阵,皆有章法,不禁暗自佩服:“此人实是我东吴的栋梁之材,可喜可敬。”
于是,程普亲自到大帐中向周瑜赔罪。周瑜恭谦礼让,虚心请教。程普大为感动,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全力协助周瑜,开展各项工作。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刘备欲与孙权联合抗曹,派来了诸葛亮游说孙权。
孙权接见了诸葛亮,听了诸葛亮的一番陈述,更加坚定了联合刘备抗曹的决心,同时,也被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神采气宇所折服。心想,我江东要是多一些这样的谋士,霸业可成也。有心要招揽过来,为己所用。
于是,让张昭出面做说客。
张昭也正有此意,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来到诸葛亮住处,一番寒暄,说自己十分仰慕孔明先生的为人和学识,先生如腾渊之龙,展翅之鹏,前途无量,得主永芳。
然后,话锋一转,说道:“我家主公有意延请先生,待为上宾,侧身左右,以便请教。”
诸葛亮听言,笑了笑,说道:“谢仲谋错爱。孙将军堪称人主,然观其度量,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回绝得斩钉截铁!
周瑜非常欢迎诸葛亮前来共商破曹大计。诸葛亮虽然比周瑜小六岁,但周瑜并不以老大自居,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积极采纳诸葛亮的合理建议。二人在一起相处融洽,配合默契。
诸葛亮也十分佩服周瑜的文韬武略,称赞周瑜温文儒雅,气度恢宏。
一日,诸葛亮从周瑜大帐旁经过,听到阵阵琴声从帐中传出。琴声悠扬激越,似泉水叮咚,又似江河奔腾;如春蚕吐丝,又如战马嘶鸣……
诸葛亮听得入神,不禁和着节拍吟唱起来:“长河兮,流淌;江水兮汤汤;惆怅兮,北岸;心焦兮,船箭。”
周瑜听到帐外歌声,忙起身走到帐外。一看是诸葛亮,说道:“孔明先生何时在此?”
诸葛亮说:“我是路过这里,被你的琴声吸引,故而停步附和。”
周瑜伸手拉着诸葛亮,说道:“孔明先生,快进帐说话。”
二人手挽手走进大帐,待诸葛亮坐定,饮茶,周瑜笑问诸葛亮:“听孔明先生歌词里有‘长河’二字?我这支曲子正是自编的《长河吟》。孔明先生真乃‘知音’也!”
诸葛亮双手抱拳,答道:“同病相怜,才为‘知音’耳!”
周瑜说道:“看来,孔明先生已经知道我所焦虑之事了?”
诸葛亮说:“大战在即,我巡视了一下营地,物资准备都很充分,唯有箭矢不足啊。”
周瑜说:“正是。士兵们都在忙于训练,哪有人手造箭啊。”
诸葛亮说:“我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公瑾,你给我几十只小船,我在三天之内,为你筹集十万支箭。”
“此话当真?”
“军中无戏言!我可立军令状,如果食言,任凭大都督军法从事!”
“好!一言为定。”
三天后,诸葛亮果然送来了十万支箭。周瑜更加佩服诸葛亮了。
再说刘备派了诸葛亮去江东游说孙权,联合抗曹,并把两万人马交给周瑜统一指挥。心中一直都没有底。诸葛亮去了多日,也没有音讯捎回。很是焦急。眼看曹操的大军已经进驻江夏,大军压境,单凭自己的这么一点人马,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只有和孙权的力量合在一起,也许还能有生存的希望。
他要孤注一掷,但也留了一手:两万人马交出去了,但关羽、张飞不能离身,还要留下两千精兵。如果战事不测,这就是日后东山再起的老本了。
想到这里,刘备走出营帐,来到江边。他每天都要到江边观望:江东有没有船只过来,孔明何时能出现在眼前。
江边西北风强劲,刘备和侍从只能侧身行走。突然,一个侍从指着江心说道:“大船!”
刘备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是一只大船,好像是停在江上。
刘备赶忙吩咐道:“马上派一只快船前去打探情况。”
船很快就回来了,禀报说:“东吴大都督周瑜请刘皇叔上船,有事相商。”
刘备听后,心中不快,但没有说出来。关羽、张飞忍不住了,说道:“周郎小儿,好大的架子。主公,不要理他!”
刘备知道周瑜是在摆谱,有意让自己处于服从的地位。没办法呀,是自己要跟人家联合的。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
想到这,刘备赶忙吩咐:“快快备船,去见周公瑾!”
刘备上了周瑜的大船,周瑜走出船舱,站在甲板上相迎。二人握手寒暄,牵着手进了船舱,坐定。
刘备开门见山地问道:“大都督今能抗拒曹操,我深以为得计。但请问,战卒有多少?”
“三万。”周瑜和盘托出。
“只恨太少!”刘备有些失望的说道。
“此自足用,刘豫州但观瑜破曹!”周瑜信心满满地说道。
接下来,周瑜和刘备商讨了联军的指挥权问题。东吴军队归刘备指挥,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刘备根本就不是指挥的料;关羽、张飞乃一介武夫;诸葛亮虽然智慧超群,出谋划策可以,若要披挂上阵,指挥千军万马,那就另当别论了。唉,我身边正是缺少像周瑜这样文武双全的全才啊。
想到这,刘备主动说道:“我的两万人马统归大都督指挥,但我也有随时调遣的权利。”
周瑜说道:“可以。虽说是统一指挥,但各自都保留相对的独立性。”
周瑜知道刘备是留了一手,对自己并不是十分的信任。周瑜想到,虽然是孙刘联合抗曹,但不能依仗刘备的力量,还是要全力依靠自己――“依仗大鼻子失误事,”这是我们家乡的一句俗话。
刘备这是第一次见到周瑜,他被周瑜坚定沉稳的气质和气宇轩昂的风度所折服。心想,此人文韬武略,气度恢宏。得此人者得天下,孙仲谋霸业可成矣!
周瑜要在船中设宴招待刘备,刘备婉言谢绝了,说道:“大战在即,大都督军务繁忙,我也要回营帐处理事务,就此别过了。我们后会有期。”
周瑜送刘备走上甲板,二人抱拳拱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