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娶了大乔,又败了刘勋,占据庐江,一时声威大震。孙策自霸江东,兵精粮足,正踌躇满志地做着称王称霸的大业。
这一天,孙策正带着几个随从亲信到西山打猎。不料,被埋伏在山林中的许贡手下乱箭射伤。回到府中,箭伤大发,伤势越来越重。原来他中的是毒箭,已经无药可救了。
孙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将自己的弟弟孙权召到身边交代后事,又让人火速去柴桑请周瑜回来托以大事。
周瑜得信后,星夜兼程赶往吴地。等周瑜来到孙策病榻跟前时,孙策已是奄奄一息了。周瑜泪流满面地悲泣于孙策榻前,口中哭喊着:“贤兄,愚弟来也!”
孙策听见了周瑜的声音,挣扎着要坐起身子,被周瑜一把按住,说道:“主公快躺下,我就蹲在榻前听贤兄说话。主公,你怎么样啊?”说着眼泪止不住就流了下来。
孙策勉强的露着笑脸,有气无力地说道:“中的是毒箭,已经是无药可救了。我死不足惜,只可恨霸业未成,我死不瞑目啊!”
孙策气喘吁吁,停了停,又缓缓说道:“公瑾贤弟,你我虽不同姓,但情同手足。自从舒县结拜,十年有余。我们并肩战斗,招贤纳士,开疆拓土,打下了东吴一片江山。你的功劳最大呀……本想以吴越之众,三江之险,你我共同经营,以图天下一统。唉――我……我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孙策努力地伸出双手,把周瑜的双手握在了自己的手心,郑重说道:“公瑾贤弟,东吴的江山和我孙氏的家业都托付给你了!请你继承孤位,统领三军,完成我们未尽的共同夙愿也!”
周瑜听闻此言,惊恐万状,赶忙俯身于地,连声说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请主公收回成命!”
孙策有些生气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啊?”
周瑜仍然俯身于地,哭诉着:“东吴基业乃孙氏基业,主公继承父业,驰骋疆场,统领江东,开创了今日的大好局面。我只是为你冲锋陷阵的马前卒,何以担当如此大任!请主公速立孙仲谋即位,我当竭诚辅佐,绝无二心!”
孙策听了周瑜的肺腑之言,感叹道:“忠者,公瑾也!”
孙策命传唤孙权和众文武官员入内,立下遗嘱。
孙权、张昭、吕范、程普、黄盖、韩当等文官武将鱼贯进入孙策卧室。孙策望望孙权,又看看周瑜,然后环顾众人,缓缓说道:“请你们用心辅佐我弟孙权,拜托各位了。”
孙策解下印绶,颤抖着交给立在身旁的孙权,说道:“以公瑾的功劳和能力,足可继承我位,但他坚辞不受,举你继位。可见公瑾高风亮节。”
孙策喘息了一会,对孙权接着说道:“举江东之众,决策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你。故你足能担当大任,掌控江东。”
孙策抬起无力的双手,一手拉着周瑜,一手拉着张昭,对立于身旁的孙权用尽气力说道:“权,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话未说完就气断声绝了。年方二十六岁。
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掌管江东事务。他把周瑜留下来担任中护军,让他和长史张昭共掌军事和行政事务。
但孙权此时才十八岁,太年轻,很多人对他能否成就霸业持怀疑态度。有的彷徨观望,有的打算另投新主。
孙权为此事正伤着脑筋,他手捧着哥哥孙策临终前亲授的印绶,泪眼模糊地注视着孙策的灵位,说“哥,你这么早就走了,把母亲和偌大的家业交给了我,让我怎么挑得起啊。”说完便放声痛哭。
忽然有伺者禀报:“周将军求见。”孙权忙止住泪,说:“快请!”
周瑜进来施礼,孙权忙说:“公瑾,你来得正好,我正有烦事相商。”
周瑜说:“主公,请吩咐。”
孙权说:“家兄生前嘱我:‘内事可问张昭,外事可问公瑾。’我现在全仰仗你和子布二人,希望你们能全力相助。”
周瑜听说,忙起身再拜孙权,说:“怎敢不效犬马之力?死而后已!”孙权忙扶起周瑜,说:“公瑾请起,坐下说话。”
待周瑜重新坐定,孙权接着说:“我现在怎样才能守好这份家业呢?”
周瑜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依我之见,主公应该招贤纳士,广揽天下英才,方可成霸业。”孙权说:“愿听公瑾详细。”
周瑜接着说:“经过我和子布的一番努力,现在内部人心已经安定下来。黄盖、吕蒙、韩当等将领都表示愿意效命主公。子布贤能多谋,可委以大任。我实不才,可能有误主公。我不如向主公推荐一人,共同辅助主公,如何?”
孙权忙问:“此人是谁?”
周瑜说:“姓鲁,名肃,字子敬。是临淮东川人氏。此人足智多谋,很有军事才能。”孙权大喜,说:“就请公瑾代为去请吧。”
原来,周瑜在任居巢长的时候,带着几百人来到临淮。当时部队正缺粮,听说鲁肃家中有两仓大米,各三千石。周瑜前去求助,鲁肃二话不说,就指着一仓大米说:“都给你了。”可见此人如此慷慨大方。
周瑜奉孙权之命前往临淮请鲁肃。见了鲁肃,周瑜说:“过去马援答复光武帝时说:‘当今之世,不但君王在挑选臣子,臣子也在挑选君王。’我家主公亲贤近能,尊重国士,接纳和录用出类拔萃的人才。我听先前有才德的人私下议论过:承受天命而取代汉朝的,必定兴起于东南;推算天象历法和体察当前事态,孙权在这里奠立皇帝的基业,以配合上天符命。这也是有识之士攀附圣哲,趋赴功业的大好时机。先生应该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抉择!”
鲁肃说:“不瞒你说,在你来之前,巢湖的刘子杨已约我前去。我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
周瑜说:“先生在寿春时对我说的一句话,我至今牢记在心,先生说,‘当今时事都在变革之中,我们要志存高远。’我们应该做蛟龙。是蛟龙就该游到深渊里去,沼泽岂是安身之处!”
在周瑜的一再劝说之下,鲁肃终于来见孙权。
周瑜请来了鲁肃,孙权大喜,命设宴款待。孙权一手拉着鲁肃,一手拉着周瑜,坐上宴席。孙权请鲁肃上座,让周瑜和自己并排而坐。孙权礼贤下士,殷勤款待。鲁肃深受感动。看到孙权虽然年仅十八,但气宇轩昂,言谈举止非凡不俗,骨子里透露着帝王气息。心想,公瑾没有看错人。今后跟了此人,也就不负了我的高远志向了。
孙权十分敬重鲁肃,和他同榻相卧,彻夜交谈。
孙权说:“当今汉室倾颓,四方纷乱,余继承父兄基业,要效齐桓公、晋文公之法,希望子敬帮我。”
鲁肃看到孙权是真心向自己讨教,就说:“过去汉高帝想尊事义帝而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因为项羽所害也。今日之曹操即是昔日之项羽。将军您怎么可以做齐桓公、晋文公?依我之见,汉室已不可再复兴,曹操也不可能很快被铲除。为将军您筹划,占据江东,肃清山贼匪患,保一方安宁,整饬吏制,励精图治。然后再除黄祖,伐刘璋,图西川。创立帝王根基,建号称帝可也!”
孙权听后,激动万分,拉着鲁肃的手说:“谢子敬为我勾画帝业蓝图也!”
后来,周瑜死后,孙权就让鲁肃接替大都督的职位。鲁肃又向孙权引荐了琅琊人诸葛瑾。
自此,江东人才济济,兵强将广,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袁绍,兵威日盛。以为天下从此便可在掌控之中了。于是,下书给孙权,让他把儿子送到许昌去做人质。
孙权当然不愿意送自己的儿子去做人质,但又担心江东势力还不够强大,自己还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因而犹豫不决。思考再三,他决定邀请周瑜一人同去母亲面前商议此事。
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他说:“当年楚君被封到荆山之侧时,地方不过百里,人不过千户。他的后辈既贤且能,扩张土地,开拓疆界,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基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将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物产丰饶,地域广大,人心安定,士风强悍。可以说是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人质呢?再说,人质一旦送到了曹操那里,我们就不得不听命于曹操,而被他所控制了。我们所能得到的也不过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从、几辆破车、几匹马匹而已。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基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依我之见,不要送人质给曹操。我们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行道义,整饬天下,那时我们可以考虑归附他;如果曹操骄纵,图谋不轨,那他是玩兵如玩火,玩火必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什么要送人质呢!”周瑜的一番话,说到孙权的心里去了。
孙权的母亲也认为周瑜说得对。孙母对孙权说:“公瑾的话很有道理。他对我们孙家忠贞不二。公瑾比你哥只小一个月,我一直把他当亲儿子看,你也要把他当作自己的兄长看才是。”
孙权听取了周瑜的进言,谢绝了曹操的使者,没有送儿子去做人质。
曹操听后很不高兴,就想挥师江东进行征讨。可是,此时北方战事不断,曹操腾不出手来,只好暂时作罢。
周瑜尽忠直言、悉心辅佐,赢得了孙权的绝对信任。孙权大凡国事、家事都拿来和周瑜商量。周瑜成了东吴的核心人物,举足轻重,一言九鼎。
第二年的春天,孙权与周瑜、张昭、鲁肃等商议攻打黄祖、替父报仇事宜。
张昭说:“主公服丧期间,不宜用兵。”
周瑜说:“报仇雪恨,哪要等到服丧期满!”
孙权犹豫不决。
这一天,吕蒙向孙权报告说:“黄祖部将甘宁来降。”
这甘宁原是江湖游侠,精通史书,力气过人,经常带着一帮亡命之徒,行走于江湖。他腰系铜铃,川锦作帆,人们都称他为“锦帆贼”。后来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就带着一帮弟兄去投刘表。发现刘表不能成就大事,就想来投奔江东,却被黄祖截住,留在了夏口。甘宁虽然曾与东吴大军拼命厮杀,还救过黄祖的命,然而一直得不到黄祖的重用。黄祖一直都把甘宁看成是江湖盗贼。甘宁记恨于心。于是,便设法与驻守在龙湫水口的吕蒙取得了联系,这才来投。
甘宁拜见了孙权,孙权热情接待,并对甘宁说:“兴霸弃暗投明,我当摒弃前嫌,既往不咎。”甘宁大为感动,对孙权说道:“南荆之地,曹操必定要来争夺。刘表软弱无能,迟早是守不住的。希望明公早作打算,迟了就恐被曹操抢了去。眼下是要先灭了黄祖。黄祖年迈昏庸,只知道巧取豪夺,搜刮民财,闹得民怨沸腾,失去民心。而且军纪涣散,毫无斗志。您如发兵攻打,必将势如破竹,如摧枯朽。灭了黄祖,就可以打开西去的通路,进而据荆楚、图西川,霸业可成也。”
孙权大喜,高兴地说道:“我得到了兴霸,破黄祖就有十分的把握了。”
于是,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总领水陆大军,吕蒙、甘宁为副将。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征讨黄祖。
黄祖得知孙权亲率大军前来征讨,为父报仇,料想在劫难逃,但也无计可想,只好硬着头皮迎战。黄祖带领手下将士拼死抵抗。无奈东吴大军锐不可当,黄祖不堪一击,部将邓飞、陈就战死,其余的都作鸟兽散去。
黄祖见大势已去,便策马落荒而逃,正被孙权迎头挡住了去路。这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二人便厮杀起来。孙权替父报仇,如狼扑羊;黄祖绝处逃生,拼死顽抗。二人战了几十个回合,难分胜负。渐渐地,孙权有些体力不支,似有招架不住的样子。黄祖已经看出,就乘孙权喘息之际,猛然一枪刺来,直指孙权面门,眼看就要刺中。
就在这时,甘宁从后面冲杀过来,眼见黄祖就要刺中孙权,连忙拈弓搭箭,一箭将黄祖射翻落马,然后策马上前,斩了黄祖首级,献与孙权。
孙权命用木匣子装了黄祖的首级,带回江东,祭奠于亡父灵前。
自此,东吴势力更加强大。为防曹操来犯,孙权命大造战船,分兵把守江岸。命孙静守吴会,命周瑜在柴桑(九江)江边每日训练水军,并将东吴大本营从吴郡(苏州)迁往京口(镇江),孙权亲率大军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