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靠岸,只要时间够,清云都会去邱氏老家看看,弟弟们现在能住上黄泥巴的草房全靠这个跟自己没说上几句话的男人。
老家都种稻田,只要没有天灾,也能凑合着活下去。
村里有富余男丁愿意出来的,清云会带到城里做纤夫。
邱家弟弟们有时候也会来城里看看,说是看,其实就是地里没东西吃了,来讨点粮食。
嫁过来是可以冠夫姓的,因是穷苦人家出来,清云家长辈也在颠沛流离中阴阳相隔没那么讲究,直到解放后,邱氏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办户口登记的工作人员,给她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世珍!
清云出船,给邱氏留的钱很少,说是女人钱多了招贼。
吃的倒是备很多,有米有面,男人不在江阳的时候,去码头找点活计,挑挑担子,赚点零碎钱,弟弟们来了就给他们拿回去。
清云二弟媳妇儿也是老家的,看着自己还能吃口饱饭,媒婆三天两头上门说服清云二弟把人娶了来。
二弟媳妇儿话也不多,年纪小,才14,看到平日里男人们很少买肉吃,今日因为几句裹脚的玩笑话买酒买肉,心有不甘。
“我劝你少点心思,船上人家,外面看的多了,娶了我们,就是图落脚的地儿有人伺候,有人生娃,我们也就想吃口饱饭,乡下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张口呢,轮得到你置气吗?”
“说到底,他们的底细我们也不知道,外来的,不就图我们乡下有地,嫁过来第一件事,我男人就给父母和公婆看了衣冠冢,这可全是在我们亲戚耕地里啊!”
村里有个湾子,全姓“邱”,叫“邱家湾”,邱氏最早嫁到城里,活到97岁,见证了战争、炮火、奢靡与贫穷,是邱家湾一直以来的精神偶像。
也因为此,邱氏的后代,是最高辈分的子孙,在乡下备受尊敬。
“也是哦,不舍得给我们吃,这河里的乌木倒是运了两根回去,不是让你弟弟都做成棺材了吗?”
“是啊,我这才15,棺材都给做好了。”
“可不就是你那副乌木的棺材,明晃晃供在村口坝子边上,整个湾子的人都敬着你呢,谁家做得起这么一口大棺材啊,有床席子裹着下葬都算体面了。我男人也跟你男人跑船,怎么就不从河里捞一根乌木回去给我做个棺材。”
棺材、寿衣,在老百姓眼里,可不是不吉祥之物,有条件的人家,都是在祝寿之类的场合当添福添寿的大礼来送的。
虽然平日里清云从来不关心邱氏的饥一顿饱一顿,但大嫂要有大嫂的样子,还是要稳住这院里的风气。
乡下屋门口棺材一摆,彰显着身份,不管乡下还是城里的院子,说话都有了一定的分量。
当然,邱氏古稀之前,就亲自把棺材卖了个好价钱,老人坚持要火化,并进公墓,她不相信子孙后代会山长水远经常去乡下看她,公墓方便,经常可以去。
这一晚的小院,热闹非凡,两个七尺男儿,谁都不服输,要订娃娃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