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公孙瓒传

第3章 赴任

公孙瓒传 李青枫 4797 2024-11-15 09:11

  公孙瓒一听先是一皱眉头:自己一个武考状元怎么去当个书佐!当小吏!他第一反应自然是不愿意的。

  不过紧接着他想到了自身庶出的身份,而这大比又不过是家族内的比试,在朝中是做不得数的。

  ‘当书吏就书吏吧!’转瞬之间公孙瓒就想通了,自己不同意也没办法,与其什么都没有不如顺从安排,而且汉家儿郎,即使是一县之地的小吏,也是官。

  君子以德为行,坦荡荡,自强不息。

  家族这次还给了他二百两白银、一柄马槊作为这次家族大比的冠军奖励,算是给公孙瓒的补偿。

  汉家士兵在入伍前,必须接受严格专业军事训练,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技能和战阵经验,只有这种有严格军事素养的士兵才能入伍,当今南方各地这种武备可能有些松懈,但是在北方却一直实行,所以公孙瓒欣然接受,如果这个差事不好,他也可以去从军,家族待他不薄,给了他多种选择。

  公孙瓒去赴任的时候是一个人,和母亲在家门口挥泪诀别。

  “母亲,我在外面闯当出名堂一定把你接过去。”在门口公孙瓒和母亲道别。

  “好好孩子,这点盘缠你带上,在外面别苦了自己。”公孙瓒的母亲把准备好的衣服和盘缠给公孙瓒。

  “母亲。”母子俩感人场景,这一别可能是永别吧,因为后世没有公孙瓒母亲的记载,也许是因为母亲后来过世了,也可能是改嫁了,或者是在战乱中死于兵祸。

  公孙瓒貌美,阿翁也是官老爷,公孙瓒的母亲自身条件也应该不会差,而当时风气如此。

  史书上没有记载。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生存是第一位的,为了儿子或者自己,这位母亲已经很伟大了。

  公孙瓒终于要离开这个抚养自己长大的地方,在这里家族把自己培养成才,抚养成人,同时也是背负着太多太多,终于要离开了,此时的公孙瓒一身轻松。

  雏鹰终究要展翅高飞,这种分配也承载了家族的希望,公孙家这种名门望族是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未来家族的延续,他们派出这些孩子历练闯荡,希望能有一番作为。

  二百两白银他自然是用不上这么多,所以大部分都留给了母亲,那柄武器也用不上,他一个穷小子,一把柴刀足以远行。

  公孙瓒步行到家族,领了一匹马儿,家族仆从见他寒酸,又送了他一柄佩刀,将他的柴刀留下。

  至此他一个人去郡衙赴任。

  北方的一处古城中,这里的太守姓候,候太守,这里就是少年公孙瓒为大汉效命、工作的地方。

  太守又称郡守,掌管郡一级兴致地区,比县大,这也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

  从此时情况来看,这古城是处在幽州地区,幽州的范围极广,大致是河北北京一带到辽宁还有东北都是幽州范围。

  东汉十三州,: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每州设刺史或者州牧一人,巡视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可以说是一地的老大。

  而幽州在此时有郡、国十一处、县九十!

  而这个古城太守,就是这十一人之一。

  当天他就在同僚的帮助下安顿下来,看得出来当世的待遇真的是可以的。

  公孙瓒在古城赴任后,渐渐熟悉了政务,并且他做事认真,处理事务分明,很快得到太守的赏识,渐渐的在郡府内小有名气,加上有两手功夫,好行侠仗义,人们都很喜欢他这个官吏。

  他出道后只做了小吏,叫书佐,或称门下书佐,虽然只是小吏,但是从小出身贵族受到的教育的公孙瓒,那谈吐举止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加上身负武艺,器宇轩昂,此时又肯下功夫学东西,学习起来自然也就快了,很快就和这里的人熟识,打成一片!

  在任职期间,公孙瓒尽职尽责,将郡府事物打理的仅仅有条,还帮助衙门抓不过犯人。

  集市,公孙瓒一大早赶往衙门,两边的菜农们纷纷对他打招呼。

  他客客气气的和大家点点头,以示回应,严于律己以诚待人,古人行事一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而公孙瓒现在也不过是一个15岁少年郎。

  事实证明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为官者不分职务大小,只要去尽到自己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是一名小吏也能受到百姓爱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今天公孙瓒在街上看到一个鬼鬼祟祟,背个篮筐手里抱着个孩子的男子!起初还以为他是这孩子的阿翁,看他身上破烂一些,还以为是遭了灾,这年头有个灾民很正常。

  他就起了恻隐之心,拿钱从路边摊上随手买了几个包子送过去。

  “谢谢官人,谢谢官人。”

  那人连声道谢,很卑微,但是他的行为却让公孙瓒不高兴,竟然不顾望眼欲穿的幼子自己吃起来。

  本来瓒只是随手施舍,可是看对方竟然这样自私,只好出言提醒道:“阁下,你孩子饿了,先给他吃点吧。”

  “哦,孩子不饿,我吃饱了才有力气养他。”

  呃~公孙瓒听得无话可说,暗道世上竟有如此父母?孩子年幼,看样子还不懂事,只在一边眼巴巴看着,似乎嘴馋。

  咦~不对!虽说生活艰辛,但是此人的举止神态,似乎对着孩子毫无添孺之情。

  公孙瓒漫不经心的离去,却在不远处观察此人,发现此人根本不管那小孩,反而粗暴待之,立即上前。

  来到此人面前,质问道:“你是他什么人?”

  “我是他什么人要你管吗?一边去。”看他想带孩子走,赞拦住他!

  “哼,我乃是县衙的人,跟我走一趟吧,我怀疑你拐窃他人幼童!”

  小贼顿时大惊,紧接着恼羞成怒,在和公孙瓒过了两招之后,直接扔掉孩子逃跑!

  公孙瓒没有办法,只能先照顾孩子。

  事实上就算抓到对方又能怎样,这个年代,卖儿卖女太常见了,这个孩子可能是买卖来的,而这种人口买卖,是非法的,但是存在即为合理,它有一定的利益链条,不是现在的公孙瓒这种小人物可以去处理的事情。

  所以他也没有再去追捕,而是又买了一个包子,留在原地在照料小孩,经过询问他也大致明白,事情和他猜想的没错。

  这时候亭尉闻讯而来。

  “伯珪兄,又抓坏人呢!你说你把我们的活都抢了我们换干什么!”亭尉打趣的说道。

  “哈哈,那正好,休息!”他随口反驳道。

  事实上缉捕,巡查正是这些亭尉的事情。

  为首的人听他这话也不反驳,这种事情不需要争论做他们这种亭尉的,见识到的天下不平事太多。

  公孙瓒现在是志学之年,初出茅庐打抱不平也可以理解。

  “哎,整天闲的发霉。”众人无聊的晃晃身子,闲聊几句就散了,如今这世道,就是如此,世道乱,地方闹了灾,朝廷都不管,朝中各种势力争斗,闹得乌烟瘴气。

  公孙瓒因为身手不错,并且多次帮助亭尉办案,在古城的官吏圈子里也是小有名气,不过公孙瓒的工作不是这个,是书佐的工作。

  不要小看这个小公务员书佐,书佐一般都是跟在州郡大领导身边的,类似于现在领导身边的秘书,所以职位虽小,但成天接触领导,机会也多,也容易被赏识。

  而作为贵族子弟,他是读过书的文化人,精通数算,渐渐地几个月下来,太守也认识公孙瓒了,有什么事最先想到的就是他。

  公孙瓒靠着自己的武艺和聪慧,渐渐地在郡县中颇有名气,太守有事就喜欢使唤他,让他跑腿送公文,到县中各处帮忙也渐渐成了家常便饭。

  整个大汉,能读书这,不过四千余人,即使有未统计者也不过万数余人,在此时,知识被上层阶级垄断,底层人员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所以公孙瓒的表现就尤为突出。

  话说公孙瓒在侯太守手下做事,近日,侯太守准备回乡扫墓。

  而公孙瓒因为聪明,办事利索,加上长的好看被太守赏识,让他过来一起帮忙。

  长官有命,哪敢不从。

  第二天公孙瓒早早的去太守府帮助太守装车,收拾东西出发。

  公孙瓒在门口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感叹道:“太守就是太守,这排场真大。”

  旁边一名年轻的同僚凑过来道:“这才哪到哪,你是没见到其他太守的排场,这年头的官员都讲究气势,场面。”

  公孙瓒犯了一个白眼,挥挥手:“小武,忙你的去,我不就叨叨几句。”

  “咱们太守够清廉的了,他老人家如今年纪,也就求个名喽~”

  来给太守帮忙的可不仅仅只有公孙瓒,还有其他小吏。

  这些官吏。

  大多也就是读过几篇四书五经,并无多少才能之辈。

  侯太守是本地的最高长官,手下自然不缺少趋炎附势之人,只是可惜这些小吏,并不入太守法眼。

  在这社会可没有人人平等,而是分为三六九等,就算是有能者者,也要努力!

  想要培养出像公孙瓒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起码也要是贵族,普通寒门子弟根本没有这种条件!

  侯太守为官尚算清廉,府中并无多少丫鬟仆人,所以随行人数不多,饶是如此也有十几名护卫仆从随行,另外还有两马车的货物。

  毕竟是一地太守,再寒酸也有几分家底。

  “来把这放上。”一边有人在收拾行李,侯太守这次是去祭拜,然后回家省亲,走走亲戚联络感情。

  公孙瓒在府门外整理好自己马匹,他们出去要数日才返回,舟车劳顿容不得马虎,等他自己收拾完,才去帮助其他人收拾东西行囊,忙前忙后,有不少杂事,要不然以侯太守的性格,不会让这么多人来帮忙!

  忽然,他愣住了,只见远处,远远的两个女孩走了过来,一个身穿鹅黄色绫衫,面容精致,显得整个人都很华丽像公主一样,身边的女孩搀扶着她,也是不错的姿色。

  原来是太守一家出来了,而那黄衣女孩,正是侯太守的千金侯丽,旁边是他的丫鬟。

  公孙瓒忍不住赞叹:“好一个绝世佳人,古韵与优雅呼应,气质如菊竹绝代”

  坦白说,漂亮是漂亮,很养眼,但是公孙瓒不敢多看,继续整理手上的活计,他什么身份自己清楚,高攀不起。

  片刻之后太守的女儿在下人安排下进入马车,然后侯太守招呼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好了。”众人回应。

  “嗯~出发。”

  没有多少废话,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城了。

  路上公孙瓒兴趣缺缺,这种回家省亲的事情最无聊了,除了赶路还是赶路,不过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他也了解到了太守一家的信息。

  侯太守在古城任职多年,身边只有这一个女儿,他早年丧偶,并没有续弦,不仅仅是为官清廉,更精通诗书礼乐。

  数天后到达目的地,太守在家乡祭祀先祖亡妻,然后在家乡祖宅小住数日,和周围亲戚攀谈数日,就返回古城。

  他们这些护卫也小歇几日,不过转眼有返程了。

  某天已近暮色,瓒到马车旁:“侯太守,天已经黑了,我们找个地方住下来吧。”

  侯太守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天色道:“好,在前面找户人家,我们住下吧。”

  “是,不过太守大人,现在世道不太平,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公孙瓒道。

  “无妨,我乃大汉太守,怎会有人刺杀本官。”公孙瓒只得催促队伍快些赶路,同时提高警戒。

  他不由撇撇嘴:“太守也真是太自大了,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而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已经被盯上了!

  自古以来,就有财不外露的道理,此刻道路两旁,竟然埋伏着数十名手持利刃的歹人!

  “真是朱门富户啊!”一人看着山坡下感叹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