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轼语

第231章 徐州上皇帝书

轼语 砚曦瑶 2412 2024-11-15 08:57

  三日后。

  苏轼为囚犯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囚犯家属纷纷来到衙门口长跪不起,非要面见苏轼。衙役劝退无果,只能前去通报苏轼。苏轼来到衙门口,见门外跪了一地百姓,道:“大家这是何故?快快请起。”

  跪在人群最前面的老妪哭泣道:“我儿前段时间差点病死狱中,多亏大人相救!不然我怕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了。”说完重重地连磕三个响头。

  又一名妇人激动道:“我的夫君过几月便可出狱,我们熬了这么多年总算盼到头了。前段时间听闻他病重,素闻监牢不给囚犯治病,只怕他无法活着出狱,当时我们真以为天塌了,没想到大人慈悲竟然救治了他!大人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没齿难忘!”说完拉着她身旁的两个孩子一起磕头,拜谢苏轼。

  百姓们纷纷磕头,连连高呼感谢。

  苏轼高声道:“大家快快请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一人道:“我们在此生活数十载,您是第一位救治囚犯的大人!能遇到您真是我们徐州之幸啊!”

  另一人道:“是啊!我们所有人的命都是您救回来的,若不是您,只怕我等去年就已葬身洪水之中!”

  又一人补充道:“就算躲过了洪水,也可能因饥荒而死!若不是大人心诚祈雨,感动上天降下雨来缓解了旱情,不然肯定饿殍遍野。我们能有今日都是托大人您的福!”

  百姓们纷纷高声赞美苏轼,不少路过的百姓也加入其中,衙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苏轼劝说许久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散去。他回到衙门,开心之余又有些失落,百姓们如此感谢自己,总觉得受之有愧,毕竟此地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傍晚,苏轼返回家中,刚一进门便遇到了王朝云。王朝云一边陪苏轼往里走着,一边问道:“今天衙门口感觉如何?”

  苏轼道:“你都听说了?”

  王朝云道:“徐州城都传遍了,我岂能不知?被百姓感谢的感觉如何?”

  苏轼感慨道:“受之有愧啊!我所做的都是小事,还有很多事未做呢。”

  王朝云道:“医治那些囚犯对你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对于那些妇孺来说就是拯救了他们的天,这可不是小事。”说到此,她话锋一转,“说来也快,这已经是你在地方为官的第三任了,你有发现自己的变化吗?”

  苏轼并未发现自己有何变化,疑惑道:“有何变化?”

  王朝云道:“我觉得你已经开始慢慢适应在地方为官的生活了。我记得当年在杭州的时候,你官场失意初到杭州,时常流露出世事不公的感叹。这些年你无论诗文还是文章,讽刺之语已寥寥,就算心生感慨也是对自我心情的抒发,并无抨击朝政,说明你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难道不是吗?”

  苏轼想了下,确实如此,相比刚到杭州,这些年自己释然了很多。当年在杭州任通判时还作过《山村五绝》讥讽青苗法,等到了密州、再到如今的徐州,慢慢的所作诗文大多与地方人文事物相关,很少讥讽时政。

  此外,他上书的奏章大多是为民请命,言辞也从刚开始的激烈反对新法,到后来只就事论事陈述在当地遇到的问题及自己设想的解决之法,并请求朝廷支持。想到此,他无奈地笑了起来。

  王朝云道:“在京师,关系错综复杂,各方权利相互制衡,你的才能根本无法发挥出来,但在地方,却能施展一技之长。”

  苏轼道:“一技之长?”

  王朝云道:“世人只知你文采出众,却不知你的为官之才。”

  苏轼道:“我哪有什么为官之才,这里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呢!”

  王朝云笑道:“有没有为官之才,百姓的行为足以证明。一个地方的问题那都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凭你一人之力岂能一朝一夕改变,尽力而为便好。”

  苏轼突然明白了王朝云这会儿绕来绕去的目的,哈哈大笑起来,道:“你是在担心我吗?”

  王朝云点点头。她太了解苏轼了,苏轼素来对自我要求颇高,今日百姓前去衙门口跪谢,她既怕苏轼觉得很多问题没解决,受之有愧,从而心中不安,又怕其因为无法尽善尽美而妄自菲薄,所以绕来绕去地夸赞苏轼。

  苏轼拉起王朝云的手,柔声道:“知我者,朝云也。谢谢你!”

  王朝云脸颊绯红,微微一笑,道:“你我何谈谢字,我只愿你终日喜乐常伴。”

  苏轼点点头,对其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随后的日子,苏轼继续做着一件件利国利民的事。对于自己能解决的事,他皆尽快处理,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则上书宋神宗希望朝廷解决。

  在十月写给宋神宗的《徐州上皇帝书》中,他指出当地百姓胆力绝人,喜为剽掠,稍有不适意便生出飞扬跋扈之心,四处为盗。

  徐州盛产精铁,东北七十余里就是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百姓善于锻造,积累了不少财物,由于当地兵力不足,经常招来盗贼杀人劫财。

  为此苏轼建议此地三十六个冶铁户,每户出十人,组成一支上百人的民间军队以自卫。

  此外,他发现这里的盗贼不少是逃军。士兵为盗,由于战斗力强,对当地带来的害处远超于普通百姓为盗所带来的。此地为何诸多士兵出逃为盗,苏轼展开了详细调查。

  经了解,士兵外出执行公务,往返常不下十日,沿途路费只能靠借贷解决,本就是因公外出,回来还要克扣军饷以还本付息。加上常年军政不修,赌博饮酒盛行,不少士兵穷苦无聊,就逃去为盗。

  针对这一问题,他决定严整军政、禁止饮酒赌博、并命士兵操练技艺,同时在各项开支上节约些,省出钱来给那些因公外出的士兵以作路费之用,且不收取利息,对于擅自借钱给士兵以牟利的,严惩不贷。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士兵吃饱穿暖,逃兵数量渐少,因此苏轼向宋神宗建议在全国各州县推行,从而减少逃兵为盗的发生。

  就这样,一年的时光在苏轼的忙忙碌碌中悄然而逝,不知不觉已至年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