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1.重操旧业
“王县令!再发一个告示,高一成的价格收粮食!数量不限!”
郭小克的脾气也上来了,不就没有粮食吃么?那就发粮食!还不白发,每个来上学的孩童每天可以领一升的粮食。半大的小孩,一升粮食差不多就够一天吃了。既然每天干活还不够吃,那么自己给这么多粮食,总会来了吧?
这个年代,粮食是主要货物,隋朝的税收很重,所以差不多只有少数的一些富户能有存粮,绝大多数都在国家的大粮仓里。粮仓里边的粮食当然不会卖,所以郭小克说不限量,其实就是知道也收不上来多少。要不然,自己的这点钱都不够折腾的。
“大哥,你这么折腾,图个啥?”张旺很不明白,这些钱都是郭小克用命换回来的,怎么都这么糟蹋了呢?
郭小克看着天边的云朵,给他解释“钱这种东西,够用就行了。以前我爱财,是因为我们穷。可是现在有了这么多钱,除了放在那里,还能有什么用吗?不能用的话,我们要来干什么?这两年你留在庄子上,不知道现在和我们瓦岗那会有很大不同。攻下城池以后,秦王根本就不让劫掠百姓。不仅这样,还给百姓分发粮食。茂公兄也有样学样,所得赏赐,也都分给了手下的兄弟。这番道理,就是他教给我的。钱就应该用到需要它的人身上,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钱是郭小克的钱,花也是他自己花的,张旺只是有点搞不明白,也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高一成的价格还是很诱人的,这一带战乱也不怎么严重,现在又天下大定,不少富户也愿意把粮食卖掉一些。
上学除了不用交学费,还有粮食领,自古以来哪有这好事?不出三天,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百姓争相入学,都快把学堂挤塌了。人一多就乱,课是没法上了。
接到下边的回报,郭小克也纳闷了“不是说最多只有五百人吗?怎么会这样?”
王县令这些天也看出来了,敢情这刺史大人除了钱多,什么都不懂“大人,入学是不分年龄的,百姓听到上学可以领粮食,那还不都去吗?”
郭小克明白了,原来是冲着粮食去的。也很好解决“学堂只招收六到十六岁的孩童,其他人一律不准进入!”
王县令不明白了“这是为何?”
王县令这么问,把郭小克都问糊涂了“十六岁就过了上学的年龄,想要上也可以,交学费!”
王县令不知道刺史大人为何这么分,但钱都是郭小克出的,他说啥就是啥。
事情很快就平息下来,过了十六岁,不仅没有粮食领,还要交学费,谁还会去啊?学堂也终于有了学堂的样子。
慢慢郭小克也就搞明白了,自从施行科举考试开始,五十少进士已经成为常态。只要家境富裕,可以一直读书一直去考科举。郭小克听了,一笑了之。原来是自己搞错了,还说现在的学堂和自己那会的学校一样呢。
学堂的事情总算进入正轨,而郭小克在过了刚开始的新鲜感以后,也就失去了兴趣。在后衙闲得无聊,郭小克又把从李玄英那里抢来的易经拿出来读一下。
字还是那些字,就算以前不认识,这会也都认识了。意思也挺好懂,可为什么是这样,郭小克还是搞不明白。反正左右无事,不如出去给别人算算命,就当消遣了。总比在家里忍受小待诏的骚扰要好。
说干就干,不过不能这个样子出门。县城就这么大,自己又是最大的官,走哪都有人认识。刺史大人给算命,好说不好听。这些年郭小克也明白了,这算命先生属于中九流里的一个行当,跟自己这四品的官职相差甚远。就算自己不在乎,也要顾忌国家脸面。
跟管家要了一身他穿的那种麻布长衫,又找了一块白巾包住自己的发髻,看上去比较像个文士。按说还得举个招牌,可是郭小克写的字难看,也就算了,这事还不能让别人知道。在灶台下边抹了点锅黑,均匀地涂在脸上,为了防止别人认出来,又找了块膏药贴上。出大门的时候,看得管家都愣住了。
来到大街上,郭小克一边走,一边想怎么跟别人说自己是算命的。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前边正看到胡新在一个茶棚里喝茶。按说他家那么有钱,怎么会来这茶棚里喝呢?肯定有问题!
“来碗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