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筹集粮草与扩军
钱唐太守府。
王凝之几人回到府中,还未来得及歇脚,时任钱塘县丞的廖品正便匆匆赶来,神色急促,似有要事。
开口道:“使君,各位,州剌使部下发了一则文书,要求各郡筹备大军北伐之粮,给我郡定一万两千担粮,最晚今年秋收后上交,听说其他郡不过八千至一万担罢了。”
话音刚落,瞬间打破了众人的思绪。
刘宏青凝了凝目光,看向廖品正,不解说道:“这是哪门子道理!廖兄,州里为何给我郡定的如此之多?给解释了吗?莫不是以为我郡城发展好了一些,手头有税收了,便狮子大开口。”
“一万两千担粮,就算是一万个农夫抬到前线都得抬一个月,我郡新置,人口本就较少,我看还是少给一些的好,就1万担粮食吧,朝廷想必会理解的。”
钱唐郡处于三吴发达地区,不说郡城,仅凭各县的税收也不少,但独自供养的三千郡兵占了一半之多,财政压力很大。
目前还有一千多郡兵等待招募,各县的税收也等待收缴,不可能因为朝廷紧急征发粮食的问题而搁置。
王凝之点了点头,认可了刘宏青先前之话,一万担的粮食很多了,郡里还要保证3000名士卒的基本口粮,再多,恐怕就要多征收一成田税了。
别小看这区区一成的田税,这可能是几百甚至上千个贫农的命,若等到他们上无米粮,下无牵挂之人时,再想补救,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孰轻孰重,王凝之掂量的准,刘宏青和廖品正等人也掂量的准。
王凝之于是道:“待会着五官缘拟一个文书,告知州里,我郡虽有心为朝廷,为将来的北伐贡献一分力,但却无法承受一万两千担粮食的重任,还望州部调节他郡,勿误国事。”
廖品正拱手道:“使君,下官这就去通知主记室那边赶出一份文书来,便先行告退了。”
他看了看在场众人,除王凝之外,计有骑兵营军侯朱序,前营统率刘越,后营统率胡庆彤,王凝之部曲之军候蔡山,再有钱唐县令兼郡主薄刘宏青。
军中四名主官全部到齐,此处又是平常议事的偏厅,不用想也是有要事商讨,廖品正只负责钱唐一县之政务,这种军事不会插手。
王凝之转眸看向朱序,笑问道:“骑兵营训练的如何了?马蹬都安装好了吧。”
骑兵营配备了五百匹蜀中战马,价值千金,珍贵的很,仅每天消耗的粮草都不在少数,王凝之不由多关心了几句。
至于骑兵营的七百多名士卒,在这个人如草芥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其实还比上几十匹马儿。
不过,王凝之前世毕竟是个现代人,潜意识的认为人类的生命比动物贵,若让他用一个战士的生命换一匹马,一定会不肯。
骑兵营只有500匹马,当然只能有500个人骑,剩下的那200多人皆是辅兵,一是顶替战死的人,二是负责打完仗后残局的收拾。
敌人的盔甲兵器、内衣鞋子,身上遗留之物等等,这些都需要人手收拾。
朱序身穿内甲,认真的回答道:“整训数十日,暂能身穿甲胃上马奔驰,令行禁止,行军有序。但若要提升,还需在战场中磨练。”
王凝之点头:“不错,骑乐营能做到这一点,已是优秀,他日打几场仗,自然就成老卒了。”
刘越听到这里,坐不住了,连忙出声道:“使君,我们前营和后营的这次剿匪打的虽算不上多么漂亮,但也立了一些苦功,如今骑兵营都扩编到了700多人,有甲胄、弓、予,而我们两营加起来也不过1000余人,兵力实在有些捉襟见肘,兵器也是落后。”
说完,不由悲凉的叹了一口气,捂着眼部,很小声的嘀咕道:“果然骑兵是爷,步兵是孙呐。”
王凝之笑着招呼侍从拿来笔墨,将纸张铺展开来,提笔写道:“准郡兵前、后二营扩军一千四百余人,命十二日前完成整编,四月十日。”
写完两份,最后加盖郡守大印,递与刘越、胡庆彤二人。
二人没想到王凝之竟如此的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心中不由欣喜了好一阵。
要知,地方军征兵不并不是想征就征,需要有太守的批准,这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再说地方财政不出钱,他们也招募不了几个兵。
而钱唐采用的是征兵和招募两种方式,前者是强制,后者是自愿,每月八十钱,伍长一百钱,什长一百五钱,再到屯长的五百钱,而军候的月俸足有一千钱。
刘越和胡庆彤也是军候这个级别,与朱序一般,秩比六百石。
“原本部曲兵有300余名老卒,在原有的基础上扩编900人,改为中营,设两个曲,每曲400人,任命为蔡山统领,表现优异的队长提拔为曲长,表现优异的什长则提拔为屯长。”
王凝之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蔡山没有拖延,当即派人将消息传回部曲。
自此,前营、后营和骑兵营各700余人,中营900余人,总共三千余人。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营是主力,且此营中多为身经百战的老卒,实力可见一斑,而新兵们有了前辈的教导,训练速度也会比其他营快,这便是优势。
蔡山作为王凝之的贴身心腹,原部曲兵的负责人,自然毫无疑问的当上了改编后的中营的统领。
这一番扩军,众人都很满意,之后刘宏青汇报了修筑城墙和扩建郡府的进程。
王凝之微微点头,表示知晓,倒没有什么可以指点的东西,索性只听不说。
随后无他要事,在王凝之第1个走出厅后,众人也纷纷回到岗位。
郡府在原来县衙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将原本的两条街道分占了一半,面积可想而知,不过外墙正在修建,现在看不出来多大。
钱唐县衙和郡府在一处办公,只不过郡府挪到了更中心的位置,县衙在原本的地方未变,位置却成了边缘立地。
今年开春,郡府又招收了一次吏官、一次差役,上面的头头多了,下面办事的可不能少。
因此总共招收了100多名吏官、500多名差役,吏官中一半是钱唐各县的士族,一半是各县的寒士,讲究的是两个平衡。
差役则就近招收,这就便宜了功曹史、治中从事、功曹书佐这些选用人员的官吏。
有王凝之的铁面无私和前车之鉴,他们虽不敢明目张胆的捞油水,但趁热喝口热汤还是没问题的。
现代被称为高度发达的超级大国美国都无法解决官僚腐败这个难题,何况1000多年前的东晋,王凝之并没有抱有这个不切实际的愿望。
有人的地方就有帮派,官僚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