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诗和远方
“好!”
“不过是铜,子陵放心,为父定然为你找来足够的铜,你便为为父打造一千门火炮!”
“吾倒要看看,谁还敢挑衅吾曹军威严!”
见曹操这个梦做的有点大,曹茂赶忙阻止。
“爹,这可不行。”
“火炮虽好,却也不能贪恋!”
正在兴头上的曹操,被曹茂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心情自然不爽。
“为何?”
“爹,眼下这铜也是造币的主要材料,若是都搜罗了去打造火炮,到时候没有铜来造币,这可不行!”
闻言,曹操也终于想起了此事。
“子陵所言有理!”
虽说曹操主管的并非是这方面的事务,但他也明白,若无钱币,百姓定然心中不安。
百姓不安,那么他手中的地盘也就拿得不安稳。
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先顾及民生,再行制造火炮之事。
“爹,你也不用担心,攻打荆州与江东,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算你现在想打,你也没有理由对不对?”
曹操微微颔首。
确实,眼下他确无理由攻打荆州、江东两地。
必须要先等到两地言明欲抗击曹操,与侍奉天子的他作对。
他打过去,这才名正言顺,不至于遗臭万年。
“可眼下有一件事,却必须要提高警惕。”
见曹茂突然正色,曹操也紧张起来。
经过多次的尝试,曹操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多听听曹茂的话,总是没有坏处的。
“何事?”
“眼下,我们必须要保住蜀中!”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占下蜀中,我的意思是不能让刘备得到蜀中!”
曹茂的话,给在场的众人提了一个醒。
郭嘉此时也站了出来。
“主公,曹茂公子言之有理!”
“蜀中良田甚广,且地形险峻,若欲进出,唯有一条路行得通。”
“若守住此处,便是火炮开路,怕是也难以应付,倘若此处叫刘备取走,对吾等必然不利!”
“主公也无需担心刘璋,刘璋此人昏庸无能,便是坐拥蜀中,他也绝无胆量于主公对峙!”
其他人也觉言之有理,纷纷附议。
“那便如此!”
“守住蜀中,以待时机!”
……
随即,曹操便又看向曹茂。
“子陵,听闻你广纳造船匠,可以方才曾言,近期并无攻打江东之意,这些造船匠……”
曹茂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的事情,已经传的人尽皆知了。
闻言,曹茂哈哈一笑。
“爹,孙权、刘备可犯不着令我招这么多造船匠。”
曹茂这般一说,曹操便更加迷惑了。
若不是为了南下,那曹茂找这么多造船匠,又是为了什么?
“眼下,还又何处未曾被我等收入囊中?”
思及需要用船,曹操便想到了高句丽。
“子陵,难不成你意欲取下高句丽?”
曹茂有点无语。
他放着大洋彼岸的广袤大地不取,偏要取那弹丸之地作甚?
“高句丽是肯定要取的,但高句丽也犯不着我请怎么多造船匠!”
见怎么问,曹茂都不肯说实话,曹操顿时心中冒火。
“你这逆子,究竟意欲何为,为何不愿言明,偏生遮遮掩掩?”
见曹操生气,曹茂笑的更欢。
“爹,我的目标,是诗和远方!”
诗……
众人闻言,皆是险些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上。
若论作诗,随便拉出来一个人,便能胜过曹茂公子许多。
至于这远方。
多远才算远?
曹操便没有这般淡定了,听闻曹茂那不着四六的答案,抬腿便是一脚。
“说,你究竟意欲为何?”
曹操是真的担心,这逆子哪天浪着浪着,便把自己浪没了。
便是这逆子有任何想法,都需要提前知会他这个做爹的,好让他有点心理准备。
“爹,我的目标,其实就是将你们未曾见过的陆地,也全部都给爹你打下来,让他们皆臣服在爹你的脚下!”
未曾见过的陆地?
曹操自幼博览群书,自然知晓胡羌以外,还又广阔天地。
但中原这一块,收服起来便已然这般困难,这逆子竟然还妄想着收服全部?
“爹,你想啊,那些需要乘坐船只才能渠道的地方,将那些未开化的人,也臣服在咱们大汉的脚下,这是何等的风光荣耀?”
闻言,连曹操在内,脑海中都在脑补。
不论何时,行至何处,所有人见到汉人,无不俯首称臣。
此等盛景,需要多大的魄力放才能做到?
然而,众人都未曾发觉,曹操的老脸,红的能滴出血来。
“不错!届时,子陵你定要将那西域美女,多多带回来些!”
说完,曹操便发现书房一片寂静。
曾经对他无比恭敬的文臣武将,皆用一种诧异的眼神望着他。
此事,曹操方才察觉到不妙。
“都怪你这逆子,若你不提,吾怎会说出此等污言秽语!”
曹操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日后,他手下这群人,会怎么看他?
若传扬出去,天下人又会怎么看他?
正值此尴尬之际,程昱面色自然,走上前来,拱手道:
“主公,眼看着便要到了举孝廉的时候了,主公对此事可有建议?”
闻言,曹操长舒了一口气,面色也恢复如常。
“正是,此事必不能马虎!”
举孝廉,便是选拔官员。
虽说眼下大汉疆土分崩离析,各自为政。
不过,曹操统一了北方,还是需要大量的官员的。
但若是不想百姓民不聊生,官员的选拔,还是需要慎重,再慎重!
此事,曹茂起身。
“爹,你难道不觉得举孝廉的方法,并不靠谱吗?”
举孝廉,不靠谱?
曹操怒瞪曹茂,这小子,每到关键时候就弄幺蛾子出来。
眼下竟说举孝廉不靠谱?
那什么办法才靠谱?
可还未等曹操开口质问,曹茂便提前开口。
“爹,难道有孝心的人,便当真可以成为好官?”
“而且,爹你肯定还不知道吧?有的人,就是为了当官,才故意表现的自己很孝顺,这种行为,又有什么用?”
这种表面工程,但凡有点心机的人,就能做的风风光光。
而这种举孝廉的制度,在历史上竟然到隋唐时期才有所改变。
历史上,曾经有记载。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只要父母身死之后,为父母守孝的时间越长,便是孝顺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