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正雄强压着心头的惊怒,先是走到两名便衣队队员指点的埋葬那对母子尸体的地方,皱着眉头看了看地上的浮土,想说什么,最终却没有开口。
随即他又命令部下,立刻将被八路军射杀的便衣队队员遗尸准备装车运走;并在放火焚屋结束后彻底检查残骸,绝对不可有任何关乎泄密的遗漏。
做完这一切,他问在一直留守现场的牛岛中队的一名分队队长:目前交火的地方大约离这里有多远?
分队长犹疑地表示,此前听见了很响的开炮声音,应该就在两公里的范围内,但现在交火的声音明显弱了,只隐隐还能听到些枪响。
“哼!”特务机关长用鼻子很响地哼了一声:“出动了两个中队的兵力,竟然奈何不了一股土八路……”
他决定不再往前线去巡视了,很显然,在旅团参谋长已经决定停止继续增援的情况下,前线的所谓交锋最终会演变成不了了之。
事实,果真如小岛正雄预料的那样,就在他的车队调头驶回文城方向之际,两公里外的那场战斗逐渐偃旗息鼓了。
决定战局走向的,当然还是之前做出追杀行动的日军——与八路军隔着六七百米对峙的坂本中队长,最终收到了他的长官奈良少佐的电令:指挥部队,原地严密监视中国军动向,暂时不做主动攻击。
接到电令的坂本大为意外,他本以为奈良大队长可能再派援兵过来,以求一举歼灭对面胆大妄为的八路军;而即便没有援兵,少佐也可能会要求强行进攻、将敌人一举击溃。
但眼下这道命令,实际上等于未分胜负之际就将部队转攻为守,这实在有别于以往皇军在本地作战的姿态。
惊诧之余,坂本中尉倒是暗暗感到几分庆幸,——以目前对垒的形势,如果发动强攻,虽有把握击溃这伙八路,但己方必将付出不小的代价:对面正面阵地上的那门九二步兵炮以及两挺重机枪,在平原上作战无疑都是凶悍的杀器。
此刻他唯一担心的,是八路军仗着有重武器支持,反倒攻上来大打出手。可是他的这一担心很快就化为乌有了:十几分钟后,已经看出端倪的敌军阵地有了重大变化,其伸展到左右两翼的兵力,一先一后小心地收缩撤走;没过多久,正面阵地上虎视眈眈的敌人,也开始缓缓向后移动。
日军中队长注意到,那门带车轮的九二步兵炮被八路军的炮兵们倒退着拖拽,炮口却始终警惕地瞄向这边。
坂本轻蔑而又无奈地咒骂了一声,吩咐部下不要妄动,同时立即用步话机向文城东郊兵营的奈良少佐汇报。
结果他得到了最新指示:谨慎收兵,检查清理战场,将本军阵亡者遗体全部带回。并通告牛岛中队残部,暂时依旧返回文城南郊兵营,等候下一步指令。
不久,日本人沉闷地开始打扫战场。而在坂本中尉的望远镜视野里,那股有序后撤的八路军部队正在加速行进,最终无影无踪了。
牛岛中队的官兵,垂头丧气地朝着文城南郊的兵营返回,唯一幸存的一辆卡车,车厢里塞满了这场战斗的阵亡者。
但这显然还不是他们今天厄运的结束,在兵营的大门口,他们看到了文城特务机关长的车队,不穿军装的小岛大佐此刻正坐在兵营里,等着讯问这些失败蒙难的“勇士”。
小岛守候在此,当然不是仅仅出于关心这个步兵中队刚刚遭受的巨大战损——丢失一门火炮以及全部炮弹,损毁两辆卡车,阵亡包括中队长本人在内的官兵八十九人(其中包括配属给他们的炮小队的人),幸存者近半数带伤。对于帝国陆军而言,这是耻辱性的失败。
但特务机关长急于询问几名幸存指挥官的,还是战端刚起时、围绕着那座农家宅院发生交火的细节。他是想通过这些细节,推断研判这场蹊跷战斗危及“风计划”的程度。
几番质询后,正当小岛渐渐心安、觉得来自秘密中转站方面并无太多实质破绽之际,一个最新的报告却让他勃然大怒:第二步兵小队的小队长竹山少尉,在一度追击堵截八路军的作战中,不幸受伤被俘;本部官兵几经努力,未能将其营救。
“混蛋!”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特务机关长,抡圆了手臂狠狠扇了上报这一情况的第一步兵小队的小队长:
“为什么早不报告?!”
几个在战场上目睹了这一情况的士兵,被找出来逐个讯问,渐渐还原证实了当时的场景——毫无疑问,竹山少尉已经沦为了八路军的俘虏。
冷汗从小岛正雄的后脊梁骨上渗出:这才是今天最糟糕的情况!
作为专门协助宋家沟平井挺进队实施“风计划”的应援部队,牛岛中队队内的小队长以上级别的军官,都是知道秘密抓捕当地妇女的内幕的。第二步兵小队长竹山少尉如今被俘,就等于揣着一个天大的机密落入了八路军的手中;一旦他开口说出实情,“风计划”泄密将不可避免。
瞪着面前一个个胆战心惊的尉官们,小岛机关长恨不得掏出手枪来打穿每个人的脑袋——早知道还有这一严重纰漏,自己当初说什么也要要求旅团参谋长再派重兵、务必将流窜过来的八路军歼灭,至少也要从对方手中抢回那个该死的竹山少尉!
心急如焚的小岛正雄,已经没心思出手惩治这几个懦夫了,他一面命令自己带来的便衣队队员留下五人,全面接管临时兵营内的一切事务,包括监督牛岛中队的所有官兵在未得到新命令之前一律不得踏出兵营一步,违者格杀勿论;他本人则带着其余的便衣队队员,上了汽车疾驰回返文城。
进得南城城门,小岛正雄并未返回市公署后巷的特务机关本部,而是吩咐司机顺着市公署大道开足马力,直奔了萩原旅团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