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冬季,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我选择了去当兵,到了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的XZ服役。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我积极向上,考上了军校蚌埠汽车管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十六团工作。如今虽然自主择业离开XZ多年,但在二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XZ留给我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尤其是九十年代中期在汽车第十六团三营十连任连长的几年里,我带队或者收尾的几次运输任务过程中,有连队战友或车祸或遇见泥石流等意外情况,与死神擦肩而过,好在最后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哪怕时隔多年,这几件事一直都让我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让我感觉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格外珍惜。
一、执行亚东任务回程途中遭遇泥石流
1995年七月下旬,团里接到军区后勤部命令,执行LS至日喀则亚东某边防部队营房修建建材运输任务,团司令部把任务分别下达给二营和三营,各组织两个连队实施。二营七连和八连运输钢筋,我们三营九连和十连运输的是水泥。
接到营部通知,十连党支部开会决定,由连长也就是我负责带队车带队出发,急救车是维修技术好的85年志愿兵桂贞银,安全监督车是组织能力强,管理严格的89年志愿兵潘维春,收尾车则是付连长杜国庆。在LS东郊北淀物资库装上水泥后返回连队休整一晚,第二天早餐后向任务目的地出发。
兵车西行,经曲水大桥,过尼木兵站,分别在日喀则兵站和江孜兵站住宿一晚后,到嘎拉兵站途中,由于都是搓衣板土路加上爬坡多,二排四班战友庄春景驾驶的J20-1019号车因为是多年的老爷车大修过两次,不堪重负拉缸了。勉强到达嘎拉兵站经检查必须换活塞环,可是急救车上没有备用活塞环,只能把19号车上的水泥均分给车况良好的10台车,庄春景留下看车,车队继续赶路。车队过了有高原第一镇之称的帕里镇,开始慢慢下山,到了目的地亚东已经是傍晚时分,就地宿营。
第二天是7月26号,起床后我安排庄春景所在四班班长陈友军的18号车第一个卸了水泥,给他及跟车学员李忠实下达任务,立即返回嘎拉兵站,在八一建军节前,必须把19号车安全地牵引回部队驻地。他们俩接到任务没有吃早餐,在小店买了两袋康师傅方便面就匆匆往回赶。
车队全部卸完水泥,我带队向江孜兵站出发。到了嘎拉兵站我暂停了一下看见19号车已经不在停车场,应该是被陈友军牵引走了。于是上车继续赶路,过了嘎拉兵站一小时以后开始下起了雨,早些时候还能勉强看见前面100米,后面暴雨如注,视线模糊不清。我组织车队打开防雾灯,靠平时积累的经验慢行。
越往前行,雨就越大,加上乌云密布,哪怕是白天也像夜晚一样,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好在路边都有参照物,车队行车还算安全。距离江孜兵站约20公里处,因为倾盆大雨引起泥石流,冲垮了右侧路基,路上开始有了横断沟,我打开闪光灯命令车队极速通过,于傍晚时分到达了江孜兵站。
在兵站我没有看见陈友军几人,停车场也没有18号和19号车,我预感他们的车肯定抛锚了。雨越来越大,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大雨滂沱,我心急如焚。这样的天气不适合寻找救援,我只能希望快点雨过天晴,好驾车返回沿路看看。
两个小时以后渐渐的雨小了,接着停了,天上竟然开始有星星闪烁。
等洪水不再泛滥,我准备叫上潘维春一起驾车按原路返回寻找陈友军几位战友,刚发动汽车二营八连的车队到了,陈友军和庄春景坐他们的车到了兵站。他们俩成了落汤鸡了,瑟瑟发抖。我问车和另外一位战友李忠实呢?陈友军回答他们在距离江孜兵站20公里左右遇见泥石流像洪荒猛兽,18号车发动机进水熄火,在泥石流中间一步也不能动,车头都顺着泥石流方向倾斜了70多度,驾驶室里大小坐垫都被洪水冲跑了,他们是见机得快爬上车厢才免遭于难。如果雨再下半小时他们将会遇见灭顶之灾,车毁人亡。好在雨停了,后面八连的车队赶到,三辆车用了三条比较粗点的钢丝绳,才把陷入淤泥里的18号车拉到安全路段。他和庄春景都感冒了,留下李忠实独自一人留下看车,等待救援。
听着陈友军的讲述,我的心悬到半空,久久不能平静。好在后面雨停了,一切安好。我不敢想象,如果雨再下半小时,他们面对的将是什么,我会不会失去两个战友兄弟……
27号早晨,我叫上桂贞银和潘维春的车,加上陈友军和庄春景一起,去遇见泥石流的地方,准备把18号和19号车牵引回连队。在JZ县城经过一个早餐店,我给李忠实带了两笼小笼包,以最快速度赶到目的地。看着李忠实拿着小笼包,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对他说:“兄弟,辛苦了!”他什么也不说,一边吃一边对着我嘿嘿的笑着。
经过检查,18号车除了消声器进了点泥,撤掉消声器后发动机还能正常工作,陈友军说他感冒差不多好了,还是由他来驾车牵引19号车回连队。
听罢,我由衷欣慰。这,就是我们英雄的高原汽车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二、拉康途中,惊魂动魄
在高原汽车兵中流传着一句话:“没有跑过拉康的汽车兵,不是真正的汽车兵!”拉康——位于XZ山南LZ县洛扎河与边巴河交汇处,海拔3240米左右,属于湿润干旱气候区域,南面与不丹王国接壤。没有柏油路以前,拉康的土路弯多路窄蜿蜒盘旋,S型回头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路基松软,一些路段只能主胎着地付胎悬空,最考验驾驶技术,也是最锻炼驾驶技术的地方。
1996年六月下旬,我们连队接到命令,执行LS至拉康某边防独立营主副食运输任务,需要28辆汽车,因为正值雨季团里由刘辉付政委随队跟车安全监督。经连队党支部开会决定,由我为带队车,蒋金良付指导员安全监督车,刘辉付政委坐蒋付指导员的车,付连长杜国庆为收尾车,急救车为85年志愿兵桂贞银银,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的报饭车则为86年志愿兵卜国太。
根据运单分两队分别在综合库岗沙库和西郊库装上大米、面粉、清油和罐头等,返回连队修整一晚,于6月23号早餐后出发。车队一行近60人出了部队营区一路西行,到曲水大桥不过桥,左转翻越海拔4600多米的曲水山,由于此次任务有刚刚接车执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长途任务的战友,我一直保持6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缓慢前行。快到曲水山山顶时,有大雾弥漫,细雨蒙蒙,我再次压低了车速到30公里每小时。
平安翻过山顶,往下五公里左右遥遥在望美丽的羊卓雍措湖时,我停车等候后面的车队,后续战友一辆接一辆靠边等候。半小时以后,还有五班战友张胜利驾驶的23号车及收尾车还没有踪影,继续等待了近半小时,他们才姗姗来迟。经过问询,原来是张胜利有轻微高原反应,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只能低速前进,我让他多喝点开水,休息一会再慢慢跟上车队。
雨过天晴,从山上眺望羊卓雍措湖像一块蓝色的翡翠,波光粼粼倒映着洁白的云朵和苍茫的雪山,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LKZ县城郊外的浪卡子兵站,根据行车计划住宿一晚,恢复体力,检修车辆,为第二天更加艰难路段安全行车养精储锐。
6月24号,在浪卡子兵站吃了早餐,因为住了一晚大家精神饱满的开始了一天的行程,于中午时分到达LZ县城,午饭后休息了半小时,又继续启程。
XZ的环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出了LZ县城遥遥相望山顶有雪花飘零,到了山脚却云淡风轻不见踪影。我们顺着洛扎河河沟往南,道路逐渐坑坑洼洼、泞泥不堪,如果在较窄处遇着地方车辆,就只能慢慢倒车到宽敞处会车。这样的路况,我每隔半小时都要停车一下,看车队是否安全跟上。
下午四点半左右,距离拉康50公里左右,我左等右等不见后面的车辆,于是找了个宽敞的地方倒车往回赶,走了10多公里,发现5班89年志愿兵陈荣的21号车右后轮掉下路基。桂贞银和潘维春两位战友各用一根长短不一的钢丝绳拉着牵引钩和保险杠大梁处,由于是装了货物的载重车,加上路段狭窄牵引车使不上力,只能僵持着。我赶快下车,靠近21号车只见陈荣战友脸色苍白,精神紧张无比。他告诉我因为让一辆地方车辆,路窄导致右后轮掉下了路基,如果不是他见机得快一脚踩死刹车,就已经侧翻下万丈深渊了。
我安慰他说不用担心,已经有了两位战友用钢丝绳牵引汽车,一切都是安全的。勘察21号车周围后,我决定加上一根钢丝绳,自己亲自驾驶车况良好的6号车,三辆车同时用力,一鼓作气把21号车牵引到了平安路段。这个时候,陈荣战友苍白的脸色才渐渐有了血色,他出了驾驶室哭笑不得地说:“连长,我以为自己这次就要去见马克思了,踩下刹车的同时竟然尿湿了裤子……”我以为他是开玩笑,谁知一看他裤裆位置的确湿漉漉的……我急忙说:“平安就好,要不每年的清明节我都得带上烟酒,去团营房旁边的烈士陵园给你敬酒点香烟呢!”我的话,引来了在场战友对于陈荣劫后余生欣慰的笑。
这,就是我们。一群为了祖国边防安宁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手握生死簿,脚踏鬼门关”的高原汽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