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驾崩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大家都以为这次献药之后,上官庸依旧能够好转,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上官庸吃下去孟锦妍的药之后,竟然当场发作。
毒发身亡!
一代帝王,就这样突然驾崩,满宫震惊!
孟锦妍似乎也被吓坏了,好在知道她献药的人并不多,上官庸身边的王公公,也在第一时间封锁了所有的消息。
并且告诉孟锦妍,他绝对不会往外说一个字。
让孟锦妍留住他的性命,孟锦妍在惊恐之际,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身旁的上官阙身上。
上官阙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平静,他先是在上官庸身边磕了三个头,这才道:“父皇,你就安心去吧,我会替你看好整个天下的。”
上官庸死的时候,将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看就是有心事未了。
上官阙主动上前,将上官庸的眼睛合上,并在谁都看不见的角度,轻轻在他耳边说,“父皇,我送你走,也是为了让整个朝廷更加稳定,不然有你在,他们终究不能服我。”
“既然继承皇位的人终究会是我,那早一点儿,晚一点儿,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起身,脸上的表情依旧哀戚,“父皇,儿臣不孝,未能一直在您的床前尽孝,儿臣……”
“二皇子您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啊,切勿悲痛过度。”
王公公上前将上官阙拉开,并将上官庸驾崩这件事,宣告于众。
彼时,上官淮还在王府中安眠,他因为明日要进宫侍疾,所以睡得比平时还要早一些。
长街上突然匆匆跑过一匹快马,一袭身着黑衣的人骑着马打破了午夜的宁静。
荣王府大门被人匆匆敲响,侍卫睡眼惺忪的过来开门,却被人一把推到地上。
“你是什么人?”
“三皇子,皇上驾崩,您需与王妃速速入宫!”
“三皇子,皇上驾崩,您需与王妃速速入宫!”
那人高昂的声音在王府中不断回响,几乎叫醒了所有人,上官淮陡然睁开眼睛,黑夜中,他一双黑眸亮的惊人。
仔细看过去,他的眼尾,竟然划过了晶莹少许。
孟知意也被那人的声音吵醒,她的第一时间,就是去看上官淮,没想到上官淮却不在床上。
转眸一看,他不知道何时已经下了床,此刻已经换上了一身黑衣,正站在窗前看着外面。
孟知意也急忙起身换衣服,上官淮道:“东西都收拾好了,我们从宫里出来之后,就会立刻离开。”
“你已经决定了?”
早在上官庸倒下没几天的时候,二人就商量过这件事,一旦上官庸出事,他们要立即离开京城。
不过上官阙不会让他们这么轻易离开,所以要趁着事发突然,才能趁乱走掉。
“嗯,但是我要进宫送一送父皇。”
孟知意穿好衣服,走到他的身边,“我会陪你一起。”
“好。”
二人踏着街上的凉意,往那个充满危险的宫中走去。
上官淮握着孟知意的手,在她耳边轻声问,“怕不怕?”
孟知意的眼中闪过一丝笃定,“只要有你在身边,我什么都不怕,这些事情我不是没有经历过一遍,现在反而比之前更加稳定了。”
“好,只要过了今晚,不论怎么样,我都会一直与你在一起。”
二人进宫的时候,宫门已经大开,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必须整夜守在上官庸身边,而上官淮作为皇子,更是要出现在宫中。
他们才刚下马车,就有人上前对上官淮和孟知意搜身。
“传二皇子口谕,所有入宫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盘查。”
二人并没有任何反抗,而是大大方方让他们检查,检查没有问题之后,他们才被允许放行。
“看这个形式,宫内已经被上官阙控制起来了。”
“就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动手。”
“既来之,则安之。”
上官淮说完这句话之后,步伐稳重的朝里面走了过去。
“三弟来了,进去看看父皇,跟父皇告个别吧。”上官阙跪在外面,见到上官淮之后,上前主动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这一行为,又让旁边的大臣对他连连点头。
上官阙如此爱重自己的兄弟,以后登上大位,肯定也是个仁慈的君主。
上官淮也对上官阙拱了拱手,“二哥。”
两个人和谐的站在一起,一点儿都看不出曾经敌对的样子。
上官淮往里走,孟知意也想跟在他身边,却被上官阙拦住,“孟姑娘,还是让三弟好好跟父皇说说话吧,我们就在外面安静等一会儿。”
“二皇子,我是三王妃。”
“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就是一个称呼而已,而且……”
他拉长了声音,目光灼灼的看着孟知意,“曾经的你,也不是三王妃啊。”
上官阙的这句话,其实很有深意,孟知意盯着他的眼睛,企图从中看出端倪,可上官阙实在太能隐藏了,她除了看见满眼的幽深之外,并没有看到其他的东西。
“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早晚会明白的。”上官阙留下这句话,就转身继续跪在了刚才的地方。
孟知意虽然不理解,但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一丝不详的预感,她敏锐的感觉,现在的上官阙跟之前好像有些不一样。
可究竟是哪里不同,她还没有感觉出来。
孟知意更下定决心,一旦上官淮跟上官庸告完别,他们就不等任何消息,直接离开。
上官淮此刻跪在上官庸的身前,眼中流下两行清泪。
虽然帝王家的亲情看起来都十分薄弱,但是对于上官淮来说,他们之间的父子之情,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
上官淮磕完头,上前轻轻替上官庸整理着衣服,可就在他整理到上官庸的玉佩时,却发现了上官庸身上有一块一直带着的玉佩不见了。
这块玉佩对上官庸的意义非凡,除了睡觉之外,他从来不会将其取下。
上官淮看了看周围,也没有发现玉佩的踪迹。
是有人把玉佩藏了起来,还是说是上官庸自己把玉佩放在了什么地方?